[1]邓莹辉 陈翔宇.从理学视阈看《论语》中乐的审美内涵———兼论理学家对乐的价值认同[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05):65-69.
点击复制

从理学视阈看《论语》中乐的审美内涵 ———兼论理学家对乐的价值认同()
分享到: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ISSN:1006-6977/CN:61-1281/TN]

卷:
期数:
2018年05期
页码:
65-69
栏目:
文学研究
出版日期:
2018-10-25

文章信息/Info

文章编号:
1673-1395(2018)05-0065-05
作者:
邓莹辉 陈翔宇
(三峡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湖北宜昌443002)
关键词:
安贫乐道孔颜乐处曾点气象审美之乐
分类号:
B83
文献标志码:
A
摘要:
《论语》中关于乐的论述十分丰富。经由实用理性的浸润和乐感文化的熏陶,以孔子为 代表的传统儒家将乐作为其道德伦理思想中的重要一环,集中体现为安贫乐道的人生范式,即在现 实人生中追寻所志之道。传统儒家将以行仁和复礼为主的外在价值理想转化为个体内在的人格追 求,在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主体实践中,生发出道德之乐,高扬士大夫人格精神之崇高。时至宋 代,理学家热衷于讨论圣人气象,将其划分为“孔颜乐处”和“曾点气象”两种范型,并以“孔颜之乐” 作为人生的最高境界,将乐从道德层面上升到审美层面,使其成为理学的一个重要审美范畴。达到 乐的境界,主要有两种途径:一是“学至于乐”,即乐的功夫的养成,内修其身,外则格物致知,循理而 为;二是“成于乐”,即接受音乐的教化,陶冶性情,通过养心而达至善至美之境界。

参考文献/References:

[2]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上册)[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 [3]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册)[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 [4]王滋源.何谓孔子之道[J].齐鲁学刊,1986(4). [5]周敦颐.周子通书[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6]程颢,程颐.二程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1. [7]黎靖德.朱子语类[M].北京:中华书局,1986. [8]张毅.儒家文艺美学[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 [9]周敦颐.周敦颐集[M].北京:中华书局,1990. [10]邵雍.皇极经世书[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3. [11]朱熹.朱熹集[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6. [12]真德秀.西山先生真文忠公文集[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 [13]荀子.荀子[M].北京:中华书局,2016. [14]李泽厚.华夏美学·美学四讲[M].北京:三联书店,2008

备注/Memo

备注/Memo:
收稿日期:2018 03 09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5BZW097) 第一作者简介:邓莹辉(1964-),男,湖北巴东人,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古代文学研究。
更新日期/Last Update: 2018-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