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特色农业助推乡村振兴——《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特色农业发展研究》书评
发布人:liuchunli 发布时间:2019/7/20 9:48:52  浏览次数:3761次
【字体: 字体颜色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明确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这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前提和基础,是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发展和农村繁荣的关键。产业贵在特色,只有培育具有区域特色和比较优势的产业,才能避免同质化竞争,才能构建独特的竞争力。

如何发展特色农业,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呢?这既需要理论指导也需要实践探索,由汪发元教授等完成的《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特色农业发展研究》,可谓正当其时。该著作作者长期关注农业、农村和农民的发展,先后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科协及省级以上课题多项,深厚的学术功底和较强的研究能力为该著作的写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著作结构严谨,逻辑清晰,论证严密、结论科学,包含了大量第一手调研资料,同时紧密结合特色农业发展实际,针对特色农业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和难题,提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主张和建议。细读该著作,觉得其在研究视角、研究方法、研究内容、研究结论等方面有诸多显著特点。

1. 该著作紧扣当前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特色农业发展这一理论与实践问题展开了深入的研究。作者的研究不拘泥于农业经济管理的理论,而是从哲学的辩证视角创新性提出了发展特色农业要不争而善胜,即特色农产品不与大众农业相竞争,而是与大众农业相互补充、相互协调。在此基础上,对特色农业的内涵、项目选择、资本运营、生态保护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和分析。该著作的出版既是对特色农业实践的总结,更是对特色农业相关理论的丰富。

2. 该著作严谨的研究方法反映了作者严谨的治学态度。在文献研究方面,作者系统介绍和梳理了国内外特色农业的研究现状,对于特色农业的内涵、发展模式、市场开发与营销等研究成果进行了归纳和总结,使读者能够简洁明了地把握该领域发展的历史和现状。而且作者注重案例研究,在著作中精心挑选了5个典型案例。5个案例分别呈现了不同区域、不同行业特色农业发展的路径与成功经验,既包括了平原地区特色农业的发展实践,也包括了山区和丘陵地区特色农业的发展探索,既涵盖了种植业,也涵盖了养殖业及农业服务业,使读者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特色农业运营和管理的技巧。此外,在研究设计和完成过程中,作者还综合运用了深度访谈法、实地调查法等方法,将理论分析与案例解剖相结合,使分析更加科学,为研究结论的客观性和可靠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 该著作内容丰富,观点鲜明,不乏新的见解。作者对于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发展特色农业的重大意义与实现路径等相关问题的精确挖掘和高度概括,使读者能够从纷繁复杂的现象中迅速切中问题的实质和关键。具体表现在以下4方面。

一是在特色农业经营理论的基础上,作者在延续以往研究强调特色农业发展的资源禀赋、政治经济环境、社会环境等基础上,创新性指出从事特色农业发展的现代农民还需具备哲学思辨头脑,这是对以往特色农业经营基础的扩展。

二是强调特色农业项目的顶层设计,提出发展特色农业必须结合区域自然资源禀赋、公共服务及社会资源优势,以及品牌与文化优势,科学合理地选择特色农业项目,并从制定总体路线图、生产流通环节设计、发展远景谋划等方面,勾勒出了特色农业项目构思的路径。

三是提出了特色农业竞争不是单一的产业竞争,是产业集群或产业链的竞争。因此,发展特色农业必须从产业的关联性或产业链的角度来有效提升竞争力,并指出从创新技术领域、整合资源优势、联合优势企业等方面来构建特色农业产业链。

四是重视特色农业的生态保护,与以往研究特色农业忽视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不同,作者在著作中特别强调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对特色农业发展的影响,并从完善教育机制培育高素质农业经营主体,完善立法机制确保提高农业经营主体的环保意识,完善管理机制确保相关主体的责任意思等方面阐释了特色农业生态保护的实现机制。

4. 研究结论和建议为发展特色农业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该著作十分重视理论与实际的紧密结合,为中国特色农业发展提供了比较实际的具体建议和解决方案,包括以资源禀赋为基础,强化农业生产流通环节设计,积极谋划发展远景来对特色农业项目进行构思;以创新组织模式,完善产品服务能力,组建基本运营团队,积极吸收外来资本来展开特色农业项目;以创新技术领域,整合优势资源,联合优势企业来构建特色农业产业链;以围绕现代需求设计特色农业,围绕健康理念深化农产品功效,围绕享受生活,扩展特色农业功能来打造特色农业品牌;以兼并重组、股份合作、内股外售等手段提升特色农业资本运营水平;以加强环保宣传教育,强化环保执法力度,增加环保技术投入来保护特色农业发展的生态环境。相信这些建议对指导新型经营主体发展特色农业大有裨益。

该著作的研究成果有效地解释了中国情境下特色农业发展的独特现象,解决了以往研究照搬西方理论带来的“水土不服”问题,丰富和充实了中国情境下的特色农业发展的理论和实践研究。该著作必将为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实现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撑和实践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