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References:
[1](冰岛)沃尔迪玛·哈福斯坦.山鹰之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制造过程[J].张举文,译.文化遗产,2018(5).
[2]中芬民间文学联合考察及学术交流秘书处.中芬民间文学搜集保管学术研讨会文集[C].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8.
[3]田青.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三议[J].文化研究,2006(3).
[4]施爱东.学术运动对于常规科学的负面影响[J].河南社会科学,2009(3).
[5]安德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民俗学的两难选择[J].河南社会科学,2008(1).
[6]刘晓春.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若干理论与实践问题[J].思想战线,2012(6).
[7]郝苏民.文化场域与仪式里的“花儿”——从人类学视野谈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J].民族文学研究,2005(4).
[8]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何谓非物质文化遗产?[J].巴莫曲布嫫,译.民间文化论坛,2020(1).
[9]杨利慧.以社区为中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保护政策中社区的地位及其界定[J].西北民族研究,2016(4).
[10]户晓辉.《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实践范式[J].非物质文化遗产,20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