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韩玺吾.苏轼黄州词作与水性思维[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05):15-17.
 [J].SAMSON,2017,(05):15-17.
点击复制

苏轼黄州词作与水性思维()
分享到: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ISSN:1006-6977/CN:61-1281/TN]

卷:
期数:
2017年05期
页码:
15-17
栏目:
荆楚文化研究
出版日期:
2017-10-25

文章信息/Info

文章编号:
1673-1395(2017)05-0015-03
作者:
韩玺吾
(长江大学期刊社,湖北荆州434023)
关键词:
苏轼黄州词作水意象水性思维
分类号:
I207.22
文献标志码:
A
摘要:
谪居黄州的五年为苏轼思想转型的关键时期,苏轼作于此期的词与其诗文一道成为其 心路历程的真实记录。苏轼黄州词作中意象虽极为繁富,但贯穿其始终的水意象无疑可为其主体 意象。苏轼黄州词作中的水意象分明呈现出一条由凄丽而至平和,再由平和而转旷达的演变路径。 而其演变之因,既与苏轼善于排解忧愁,随遇而安的性格有着密切的关联,更与其在遭贬黄州的特 定背景下,经由楚天之雨楚地之水的熏染而生发的水性思维有着紧密的关联。在某种程度上,甚至 可以这样认为,水性思维在助推苏轼思想转型的同时,促成了苏轼人生观的形成。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苏辙.苏辙集[M].北京:中华书局,1990. [2]王文诰.苏轼诗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2. [3]苏轼.苏轼文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6. [4]邹同庆,王宗堂.苏轼词编年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2. [5]苏轼.东坡志林[M].北京:中华书局,1981. [6]王文诰.苏轼诗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2. [7]韩玺吾.水性思维:楚文化之主体特征[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 学版),2013(3). [8]苏轼.苏轼文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6.

相似文献/References:

[1]韩玺吾.苦痛与超越:苏轼黄州词的情感历程[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05):45.
 [J].SAMSON,2018,(05):45.
[2]何新文.论苏轼对屈原贾谊的评论及其“适中”“处穷”的人生智慧[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06):61.

备注/Memo

备注/Memo:
收稿日期:2017 07 05 基金项目: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2011jyte002) 作者简介:韩玺吾(1965-),男,湖南华容人,教授,主要从事唐宋文学研究。
更新日期/Last Update: 2018-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