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王广州.“照”:《文心雕龙·知音》篇中的理解论及其意义[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04):48-52.
 [J].SAMSON,2018,(04):48-52.
点击复制

“照” :《文心雕龙·知音》篇中的理解论及其意义()
分享到: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ISSN:1006-6977/CN:61-1281/TN]

卷:
期数:
2018年04期
页码:
48-52
栏目:
文学研究
出版日期:
2018-08-25

文章信息/Info

文章编号:
1673-1395(2018)04-0048-05
作者:
王广州
(安庆师范大学 文学院,安徽 安庆 246011)
关键词:
文心雕龙知音理解
分类号:
:I206.2
文献标志码:
A
摘要:
照”在《文心雕龙·知音》篇中出现七次,是高频词和关键词,构成其讨论的主题。对 “照”字各注家或则失注,或注而又有轻浅与专深之疏。“照”在此篇语境中乃是理解之意,《知音》篇 也确实蕴含了解释学的理解论特征和内涵。而刘勰在篇中讨论的“照”的行为主体是作为“观文者” 的普通读者,所以它又是读者论,与其他各篇中的作品论、创作论、作家论、世界论等,共同构成了 《文心雕龙》文学理论的完整体系。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范文澜.文心雕龙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 [2]郭晋稀.文心雕龙译注十八篇[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63. [3]王运熙,周锋.文心雕龙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4]周振甫.文心雕龙今译[M].北京:中华书局,1995. [5]周振甫.文心雕龙辞典[M].北京:中华书局,1996. [6]饶宗颐.澄心论萃[C].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6. [7]詹锳.《文心雕龙·知音》篇义证[J].天津社会科学,1982(4). [8]詹锳.文心雕龙义证(下)[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 [9]向长清.文心雕龙浅释[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84. [10]陶礼天.知音与知味:论《文心雕龙》的知音批评模式[J].文 史 哲,2015(5). [11]陆侃如,牟 世 金.文 心 雕 龙 译 注 (下 册)[M].济 南:齐 鲁 书 社, 1982. [12]张光年.骈体语译文心雕龙[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 [13]吴林伯.《文心雕龙》义疏[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 [14]罗根泽.中国文学批评史[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 [15]黄维 樑.从《文 心 雕 龙》到《人 间 词 话》———中 国 古 典 文 论 新 探 [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16]邓新华.《知音》篇 是 中 国 古 代 的“文 学 接 受 论”[J].学 术 月 刊, 1999(12). [17]高曼霞.论刘勰的接受美学观[J].北方论丛,2005(4). [18]洪汉鼎.理解与解释:诠释学经典文选[C].上海:东方出版社, 2006. [19](德)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上卷)[M].洪汉鼎,译.上海:上海译 文出版社,2004.

相似文献/References:

[1]张利群.刘勰“心物交感”理论构成及学术谱系新探———“文学批评价值源研究”系列论文之五[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05):97.
 [J].SAMSON,2021,(04):97.

备注/Memo

备注/Memo:
收稿日期:2018 01 17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5YJC720023) 作者简介:王广州(1976-),男,江苏东海人,讲师,博士,主要从事文艺理论研究。
更新日期/Last Update: 2018-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