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References:
[1]陈洪波,潘家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与实践进展[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5).
[2]MorrisonR.EcologicalDemocracy[M].Boston:SouthEndPress,1995.
[3]呼和涛力,袁浩然,赵黛青,陈勇,杜祥琬.生态文明建设与能源、经济、环境和生态协调发展研究[J].中国工程科学,2015(8).
[4]李静,马亚亚,王杰,刘国彬,张超.固原市原州区生态环境与经济系统的耦合协调发展[J].水土保持通报,2020(1).
[5]李茜,胡昊,李名升,张殷俊,宋金平,张建辉,张凤英.中国生态文明综合评价及环境、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研究[J].资源科学,2015(7).
[6]宋宇辰,闫昱洁,陈田澍.呼和浩特3E系统协调发展研究[J].内蒙古煤炭经济,2015(7).
[7]袁久和,祁春节.基于熵值法的湖南省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动态评价[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3(2).
[8]胡绍雨.我国能源、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分析[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3(4).
[9]刘定惠,杨永春.区域经济- 旅游- 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度研究———以安徽省为例[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1(7).
[10]陈琼.能源—经济—环境(3E)系统协调度的空间差异性研究[D].湖南大学,2012.
[11]王美霞,任志远,王永明,王海岗.宝鸡市经济与环境系统耦合协调度分析[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
相似文献/References:
[1]王贤.长江经济带生态文明建设现状、问题及对策[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02):36.
WangXian.ThePresentSituation,ProblemsandCountermeasuresofEcologicalCivilizationConstructionintheYangtzeRiverEconomicBelt[J].SAMSON,2017,(04):36.
[2]黄晓云.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中的生态正义话语研究[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06):71.
[J].SAMSON,2022,(04):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