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李义芳.古代沙市便河开凿与市镇形成[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01):59-64.
 [J].SAMSON,2021,(01):59-64.
点击复制

古代沙市便河开凿与市镇形成
()
分享到: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ISSN:1006-6977/CN:61-1281/TN]

卷:
期数:
2021年01期
页码:
59-64
栏目:
荆楚文化研究
出版日期:
2021-01-25

文章信息/Info

文章编号:
1673-1395 (2021)01-0059-06
作者:
李义芳
长江大学 人文与新媒体学院,湖北 荆州 434023
关键词:
古代沙市便河市镇形成
分类号:
K203
文献标志码:
A
摘要:
直到上世纪60年代,沙市还有一条俗称便河的人工运河可以通航,南接长江,北通汉水,东达汉口。便河的开凿始于魏晋时期,杜预开凿杨水运河时,在离江陵城东不远处,利用三湖、荒谷水,使运河与长江水相通。这条以荒谷水为主体的南北向河流,便是沙市便河的最早起源。五代时,南平国高氏父子在修建江陵砖城,开凿护城河的同时,也开凿了从城东门至沙市的运河。此河东南流向沙市城,在金龙寺和塔儿桥附近与南北向的古运河相汇合,在沙市津巷口附近入江。随着运河的开凿和长江河道南移,作为荆州外港的沙市港,在唐宋时期沿江堤逐渐形成比较繁华的市镇。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孔自来.江陵志余[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19.
[2]叶仰高.荆州府志[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13.
[3]王百川.沙市志略校注[M].沙市:沙市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内部发行),1986.
[4]黄盛璋.江汉运河考[A].中国水利学会水利史研究会.水利史研究会成立大会论文集[C].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84.
[5]程鹏举.古代荆江北岸堤防堤防考辨[A].中国地理学会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历史地理(第八辑)[C].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
[6]段木干.中外地名大辞典[M].台湾:人文出版社,1981.
[7]李延寿.南史[M].长沙:岳麓书社,1998.
[8]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M].香港:天下出版社,2000.
[9]倪文蔚,顾嘉蘅,等.荆州府志[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6.
[10]钱林书.续汉书郡国志汇释[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7.
[11]刘纬毅.汉唐方志辑佚[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7.
[12]杨守敬,熊会贞.水经注疏[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9.
[13]张修桂.长江宜昌至城陵矶段河床历史演变及其影响———三峡工程背景研究之一[A].复旦大学中国地理历史研究所.历史地理研究(2)[C].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0.[14]程鹏举.荆江大堤形成期的讨论[A].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利史研究室.历史的探索与研究———水利史研究文集[C].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2006.
[15]史念海.中国的运河[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8.
[16]鲁西奇,潘晟.汉水中下游河道变迁与堤防[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
[17]沙市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沙市市志[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2.
[18]杨果.宋辽金史论稿[M].上海:商务印书馆,2010.
[19]杨怀仁,唐日长.长江中游荆江变迁研究[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1999.
[20]郑学檬.五代十国史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
[21]陈尚君.旧五代史新辑会证(第11册)[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22]魏收.二十四史[M].上海:中华书局,1923.
[23]王心湛.五代诗话[M].上海:广益书局,1936.
[24]哀纯富,范志谦.从出土文物看古沙市位置的变迁[J].江汉考古,1984(3).
[25]杨果.宋代的沙头市与南草市———江汉平原城镇的个案分析[A].漆侠,王天顺.宋史研究论文集[C].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99.
[26]孙存.荆州府志[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13.
[27]袁中道.珂雪齐集(下)[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28]雷梦水,等.中华竹枝词[M].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97.

备注/Memo

备注/Memo:
收稿日期:2020- 10 -20
基金项目: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荆州水灾与洪水文化研究”(17D030)
作者简介:李义芳(1967-),女,湖北潜江人,副教授,主要从事荆楚文化研究。
更新日期/Last Update: 2021-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