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樊小玲.民俗学视阈下的中国“鬼母育儿”型故事[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05):25-29.
 [J].SAMSON,2021,(05):25-29.
点击复制

民俗学视阈下的中国“鬼母育儿”型故事()
分享到: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ISSN:1006-6977/CN:61-1281/TN]

卷:
期数:
2021年05期
页码:
25-29
栏目:
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
出版日期:
2021-09-25

文章信息/Info

文章编号:
1673-1395 (2021)05-0025-05
作者:
樊小玲
中山大学 中国语言文学系,广东 广州 510275
关键词:
民俗学鬼母育儿鬼母形象母权观念民间信仰
分类号:
I106.7
文献标志码:
A
摘要:
从古至今,鬼母形象经历了一个由恶至善的变化过程,这与佛经故事的影响、中华民族母性崇拜文化的引导以及文人的自觉创作有关。“鬼母育儿”型故事中的“母”与“儿”具有深厚的文化意蕴,鬼母不顾阴阳乖隔,奔走人世间育儿,体现出超越生死的母爱;“儿”则指宗法观念下的夫家男嗣,“去母留儿”母题反映出男权社会中母权丧失的现实。“鬼母育儿”型故事亦折射出当时社会医疗技术不发达的现状,民众出于功利性和调适心理的需要,在民间衍生出一些与祈求妇女顺利生产相关的生育习俗和催生娘娘信仰及趋利避害的产妇鬼丧葬习俗。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任昉.述异记[M].北京:中华书局,1941.
[2]顾希佳.中国古代民间故事长编·隋唐五代卷[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
[3]蒋梓骅,范茂震,杨德玲.鬼神学词典[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2.
[4]仪平策.论中国母性崇拜文化[J].民俗研究,1993(1).
[5]张宏彬.一本书读懂文化常识(畅销典藏版)[M].北京:中国三峡出版社,2011.
[6]徐玉清,周祖祥.周口姓氏文化丛书(六):袁[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6.
[7]顾希佳.“鬼母育儿”型故事的类型分析及其流变轨迹[J].海南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4).
[8]邢春如,刘心莲,李穆南.中国文化知识大观园社会民俗卷:婚育习俗(上)[M].沈阳:辽海出版社,2007.
[9]西尔枭.鬼世界[M].北京:大众文艺出版社,1998.
[10]张杰贵.本溪满族自治县风物志[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6.
[11]毛建华,杨燕,等.中国民俗知识·四川民俗[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8.
[12]徐桂兰.中国育俗的文化叠合[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2002.
[13]徐杰舜.汉族民间风俗[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8.
[14]向柏松.传统民间信仰与现代生活[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
[15]欧粤.松江风俗志[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7.
[16]徐华龙.鬼[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4.
[17]山东省东明县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东明文史资料第11辑·东明民俗[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9.
[18]赵永良,蔡增基.江南风俗志[M].海口:南海出版公司,2002.
[19]叶大兵,乌丙安.中国风俗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0.
[20]过伟.中国民俗大系·广西民俗[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3.
[21]毛公宁.中国少数民族风俗志[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
[22]梁敏,张均如.标话研究[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2.
[23]广东省民族研究学会,广东省民族研究所.广东民族研究论丛(第一辑)[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86.

相似文献/References:

[1]张多.神话与科学:格雷戈里·施润普的神话学思想与研究实践[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04):1.
 ZhangDuo.MythandScience:MythologyStudyofGregorySchrempp[J].SAMSON,2018,(05):1.
[2]樊小玲.中国“鬼母育儿”型故事的历史源流与地域流布[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03):7.
 [J].SAMSON,2022,(05):7.

备注/Memo

备注/Memo:
收稿日期:2021- 07- 20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百所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粤港澳文化认同研究”(16JJDGAT007)
作者简介:樊小玲(1989-),女,江西南昌人,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民间叙事文学与民间信仰研究。
更新日期/Last Update: 2022-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