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丙中.民族志发展的三个时代[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
[2]卜玉梅.虚拟民族志:田野、方法与伦理[J].社会学研究,2012(6).
[3]孙信茹,王东林.作为“文化实践”的网络民族志———研究者的视角与阐释[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4).
[4]郭建斌,张薇.“民族志”与“网络民族志”:变与不变[J].南京社会科学,2017(5).
[5]高丙中.民族志的科学范式的奠定及其反思[J].思想战线,2005(1).
[6]张娜.虚拟民族志方法在中国的实践与反思[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4).
[7]王铭铭.民族志:一种广义人文关系学的界定[J].学术月刊,2015(3).
[8]胡亚敏,肖祥.“他者”的多副面孔[J].文艺理论研究,2013(4).
[9]户晓辉.人是目的:实践民俗学的伦理原则[J].民族文学研究,2017(3).
[10]施爱东.中国现代民俗学检讨[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11]户晓辉.网络民间文学表演的责任伦理与形式规则———以“上海女孩逃饭”的网评为例[J].民间文化论坛,2018(2).
[12](美)克里福德· 格尔兹.论著与生活:作为作者的人类学家[M].方静文,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13]孙信茹.线上和线下:网络民族志的方法、实践及叙述[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7(11).
[14]吕微.民俗学:一门伟大的学科:从学术反思到实践科学的历史与逻辑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
[15]萧放,鞠熙.实践民俗学:从理论到乡村研究[J].民俗研究,20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