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韦鸿 钟素云.长江经济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竞争力评价[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03):67-75.
 [J].SAMSON,2022,(03):67-75.
点击复制

长江经济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竞争力评价()
分享到: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ISSN:1006-6977/CN:61-1281/TN]

卷:
期数:
2022年03
页码:
67-75
栏目:
长江经济带发展研究
出版日期:
2022-05-15

文章信息/Info

文章编号:
1673-1395(2022)03-0067-09
作者:
韦鸿1 钟素云2
1.长江大学长江经济带发展研究院,湖北荆州434023;2.长江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湖北荆州434023
关键词:
长江经济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竞争力熵权TOPSIS
分类号:
F127
文献标志码:
A
摘要:
基于长江经济带内6个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2005~2019年的面板数据,利用熵权Topsis法,从经济、社会、开放、科教、潜在和环境等6个维度评价综合竞争力和子系统竞争力。研究发现:长江经济带示范区的综合竞争力存在较大差距,由大到小依次是安徽皖江示范区、重庆沿江示范区、湖南湘南示范区、湖北荆州示范区、江西赣州示范区和四川广安示范区。因此,重庆沿江示范区、湖北荆州示范区应加强跨区域合作,吸引外资外贸,发挥区位优势;安徽皖江、四川广安示范区应加快人才引进,增加科研经费投入,推动产学研结合;江西赣州和湖南湘南示范区应发展生态经济,推动生态创新,推动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冯锋,李天放.皖江城市带支柱产业创新效率与协同共生研究———以首个国家级产业承接示范区为例[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2(12).
[2]房凯旋,钱龙.承接产业转移能否提升城市创新能力? ———以皖江示范区为例[J].铜陵学院学报,2020(2).
[3]韦鸿,王凯,陈凡.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政策的经济效应评价[J].统计与决策,2019(23).
[4]陈凡,周民良.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是否推动了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J].云南社会科学,2020(1).
[5]冯长春,张剑锋,杨子江.承接产业转移背景下区域土地利用空间协调评估[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5(5).
[6]贺胜兵,刘友金,段昌梅.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具有更高的全要素生产率吗? [J].财经研究,2019(3).
[7]罗浩.自然资源与经济增长:资源瓶颈及其解决途径[J].经济研究,2007(6).
[8]张士杰.区域经济增长的能源尾效分析———以皖江城市带为例[J].华东经济管理,2013(7).
[9]陈凡,周民良.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是否加剧了地区环境污染[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9(10).
[10]滕堂伟,胡森林,侯路瑶.长江经济带产业转移态势与承接的空间格局[J].经济地理,2016(5).
[11]安锦.产业转移背景下企业竞争力评价模型构建与实证分析[J].商业时代,2014(32).
[12]盖骁敏,高彦梅.产业集聚与集聚转移:中国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的竞争力[J].改革,2013(12).
[13]马涛,李东,杨建华,等.地区分工差距的度量:产业转移承接能力评价的视角[J].管理世界,2009(9).
[14]刘友金,肖雁飞,廖双红,等.基于区位视角中部地区承接沿海产业转移空间布局研究[J].经济地理,2011(10).
[15]苏华,胡田田,黄麟堡.中国各区域产业承接能力的评价[J].统计与决策,2011(5).
[16]陈斐,张新芝.中西部承接区域产业转移的竞争力研究[J].统计与决策,2012(2).
[17]范钦钦.我国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评价与提升对策[J].商业时代,2013(34).
[18]张志娟.承接产业转移的河南区域物流竞争力分析[J].物流技术,2012(17).
[19]雷新华.云南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竞争力研究———以昆明市为例[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
[20]姜霞.我国产业转移新趋势与湖北承接行业选择实证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5(11).
[21]陈晓亮.长江经济带省域竞争力评价及实证分析[J].统计与决策,2020(17).
[22]宫诚举.中国省域经济竞争力的综合评价[J].统计与决策,2020(6).
[23]叶琪.我国区域产业转移的态势与承接的竞争格局[J].经济地理,2014(3).特

相似文献/References:

[1]吴传清邓明亮.长江经济带沿线省市医药制造业竞争力的动态评价[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01):44.
 [J].SAMSON,2017,(03):44.
[2]王贤.长江经济带生态文明建设现状、问题及对策[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02):36.
 WangXian.ThePresentSituation,ProblemsandCountermeasuresofEcologicalCivilizationConstructionintheYangtzeRiverEconomicBelt[J].SAMSON,2017,(03):36.
[3]黄成.长江经济带经济增长动力评价与优化路径研究[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03):52.
 HuangCheng.EvaluationandOptimizationonEconomicGrowthofYangtzeRiverEconomicZone[J].SAMSON,2017,(03):52.
[4]吴传清 陈晓.长江经济带产业转移态势和承接力评价[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04):39.
 WuChuanqingChenXiao.IndustryTransferSituationandUndertakingEvaluationoftheYangtzeRiverEconomicBelt[J].SAMSON,2017,(03):39.
[5]王钰莹 何晴.长江经济带产业结构调整的节能效应研究[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04):47.
 [J].SAMSON,2017,(03):47.
[6]邓明亮 仇文琦 韩慧.长江经济带工业发展问题相关研究的梳理与展望[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04):55.
 [J].SAMSON,2017,(03):55.
[7]周中林 乔冰彬 朱勤敏.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实施路径研究[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06):35.
 [J].SAMSON,2017,(03):35.
[8]吴传清 申雨琦 陈文艳.长江经济带制造业集聚与环境效率关系的实证研究[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05):26.
 WuChuanqing ShenYuqi ChenWenyan.AnEmpiricalStudyontheRelationshipbetweenManufacturingAgglomerationandEnvironmentalEfficiencyintheYangtzeRiverEconomicBelt[J].SAMSON,2017,(03):26.
[9]邓明亮 杨馥娜 袁月 汪成鹏.长江经济带农业发展问题研究回顾与展望[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05):32.
 [J].SAMSON,2017,(03):32.
[10]秦尊文.长江经济带战略形成前的理论研究[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01):37.
 [J].SAMSON,2018,(03):37.

备注/Memo

备注/Memo:
收稿日期:2022- 03- 15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中等收入阶段劳动份额与收入差距的逆向变化规律和作用机制研究”(2019BJL096)
第一作者简介:韦鸿(1965—),男,湖北公安人,教授,博士,主要从事产业经济学与农村土地制度研究。
通信作者:钟素云(1997—),女,湖北荆门人,主要从事产业经济学研究,E-mail:2663998002@qq.com。
更新日期/Last Update: 2022-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