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胥志强 张韩.论金庸武侠小说的神话诗学特征[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05):25-30.
点击复制

论金庸武侠小说的神话诗学特征()
分享到: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ISSN:1006-6977/CN:61-1281/TN]

卷:
期数:
2024年05
页码:
25-30
栏目:
神话学与神话资源转化研究
出版日期:
2024-09-15

文章信息/Info

文章编号:
1673-1395(2024)05-0025-06
作者:
胥志强 张韩
(华中师范大学 文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9)
关键词:
金庸神话诗学当代神话
分类号:
I206
文献标志码:
A
摘要:
金庸作为武侠文学巨匠,其笔下的武侠世界不仅植根于世俗生活,更是在此基础上构建了独属于中国文化的神话体系,“气”是其中不可或缺的神话因素。以气的神话属性为依托,金庸在武功的神话想象、侠客修炼方式上皆体现了神话诗学的创作导向。当这样的武侠神话与社会现实情境遇合时,气本身的神话意蕴也借由金庸的武侠小说被激发与唤醒,并由此影响着当代人的价值建构。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施爱东.英雄杀嫂——从“萧峰杀敏”看金庸小说对传统英雄母题的继承和改造[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1).
[2]王晓红.从《神雕侠侣》看金庸作品的神话性[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0(3).
[3]王立.金庸小说声音伤人叙述及其渊源[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9(11).
[4]金庸.射雕英雄传[M].广州:广州出版社,2013.
[5]金庸.天龙八部[M].广州:广州出版社,2013.
[6]李昉,等.太平御览(第一册)[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7]董斯张.广博物志[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8]马骕.绎史[M].北京:中华书局,2002.
[9]张立文.气[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
[10](英)爱德华·泰勒.原始文化:神话、哲学、宗教、语言、艺术和习俗发展之研究[M].连树声,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11]袁珂.山海经校注[M].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3.
[12](英)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炼丹术的发现和发明[M].邹海波,译.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13](英)维克多·特纳.仪式过程:结构与反结构[M].黄剑波,柳博赟,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14]金庸.笑傲江湖[M].广州:广州出版社,2013.
[15](英)J.G.弗雷泽.金枝[M].汪培基,徐育新,张泽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20.
[16](德)恩斯特·卡西尔.神话思维[M].黄龙保,周振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
[17]何永,马君,何敬华.黄帝内经素问[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22.
[18](瑞士)卡尔·古斯塔夫·荣格.原型与集体无意识[M].徐德林,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11.
[19]金庸.倚天屠龙记[M].广州:广州出版社,2013.
[20]李志庸.中国气功史[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
[21](美)伊利亚德.神圣的存在:比较宗教的范型[M].晏可佳,姚蓓琴,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22](瑞士)卡尔·荣格.人类及其象征[M].张举文,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88.
[23](美)约瑟夫·坎贝尔.千面英雄[M].黄珏苹,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6.
[24](美)罗洛·梅.焦虑的意义[M].朱侃如,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25]费孝通.乡土中国[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4.
[26](美)罗洛·梅.祈望神话[M].王辉,罗秋实,何博闻,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27]颜翔林.当代神话[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

备注/Memo

备注/Memo:
收稿日期:20240521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灾难神话中的命运共同体意识研究”(20BZW191)
第一作者简介:胥志强(1981—),男,甘肃秦安人,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神话学与民俗学研究。
更新日期/Last Update: 2024-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