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References:
[1]谭佳.神话与古史[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
[2]叶舒宪.中国的神话历史——从“中国神话”到“神话中国”[J].百色学院学报,2009(1).
[3]李人凡.《神话历史丛书》的创新意义[N].中华读书报,20111109(20).
[4]刘锡诚.茅盾与中国神话学[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1).
[5]叶舒宪.文学人类学教程[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6]杨骊,等.四重证据法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9.
[7]叶舒宪.考古中国:玉成中国一万年[M].北京:中信出版集团,2024.
[8]杨利慧.当代神话学的立场和追求:在整体时间观和互文之网中重新理解神话和神话学[J].西北民族研究,2023(4).
相似文献/References:
[1]王京.合力打造中国神话学学科建设平台———以《中国神话学研究前沿》为案例[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04):15.
[J].SAMSON,2020,(06):15.
[2]张多.久保天随与早期中国神话研究[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04):21.
[J].SAMSON,2020,(06):21.
[3]谭佳 许雨婷.文学人类学视域下的网络文学研究———以综神话现象为例[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01):24.
[4]熊威 韩雨霏.多模态视域下的神话呈现、传承与发展研究———以山西女娲神话为例[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04):16.
[J].SAMSON,2023,(06):16.
[5]王宪昭.神话学与民族文学、民间文学[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