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陈婷 徐俊杰.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对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影响研究[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06):97-105.
点击复制

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对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影响研究()
分享到: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ISSN:1006-6977/CN:61-1281/TN]

卷:
期数:
2024年06
页码:
97-105
栏目:
经济管理研究
出版日期:
2024-11-15

文章信息/Info

文章编号:
1673-1395(2024)06-0097-09
作者:
陈婷 徐俊杰
(安庆师范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安徽 安庆 246133)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财税政策留抵退税激励效应
分类号:
F124.3
文献标志码:
A
摘要: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实现高质量发展和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路径。作为稳定宏观经济大盘最重要的减税政策,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是否能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尚缺乏充分探讨。论文选取沪深A股上市公司2011~2022年的数据,以2018年实施的增值税留抵退税试点政策为准自然实验,运用双重差分法实证检验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对企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留抵退税政策能激励企业新质生产力的发展,特别是对国有、高科技企业政策效果更为明显;进一步机制研究发现,留抵退税政策能够通过缓解企业融资约束、降低交易成本、提高研发创新产出为企业培育新质生产力提供助力。因此,需持续优化留抵退税政策,结合其他政策形成协同效应,并制定差异化退税策略,以高效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增添新动力。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李政,崔慧永.基于历史唯物主义视域的新质生产力:内涵、形成条件与有效路径[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1).
[2]刘伟.科学认识与切实发展新质生产力[J].经济研究,2024(3).
[3]付敏杰,李绪恒.新质生产力的政策脉络、政策逻辑和政策重点[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4).
[4]肖文林,高榜.政府支持、研发管理与技术创新效率——基于中国工业行业的实证分析[J].管理世界,2014(4).
[5]Kenneth J.A.The economic implications of learning by doing[J].The 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1962 (29).
[6]张伦伦,蔡依娜.促进先进制造业发展的增值税优惠政策设计[J].税务研究,2018(10).
[7]刘明慧,李秋.财税政策何以驱动新质生产力发展?[J].上海经济研究,2024(3).
[8]陶然,柳华平,周可芝.税收助力新质生产力形成与发展的思考[J].税务研究,2023(12).
[9]宁殿霞,王寅.自然力理论视域下的新质生产力:理论渊源、历史契机与实践路径[J].西安财经大学学报,2024(4).
[10]蒲清平,向往.新质生产力的内涵特征、内在逻辑和实现途径——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动能[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1).
[11](美)道格拉斯·诺斯,罗伯特·托马斯.西方世界的兴起[M].厉以平,蔡磊,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9.
[12](英)A.C.庇古.福利经济学[M].朱泱,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13]蔡伟贤,沈小源,李炳财,等.增值税留抵退税支持的创新激励效应[J].财政研究,2022(5).
[14]刘长庚,谷阳,张磊.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的就业促进效应[J].财政研究,2022(9).
[15]刘金科,邓明欢,肖翊阳.增值税留抵退税与企业投资:兼谈完善现代增值税制度[J].税务研究,2020(9).
[16]Edgerton J.Investment,accounting,and the salience of the corporate income tax[R].NBER Working Paper,2012.
[17]张同斌,刘文龙.留抵退税改革、融资约束与企业产业链关联[J].管理世界,2024(3).
[18]Coase R.H.The nature of the firm[J].Economic,1937 (16).
[19]吴怡俐,吕长江,倪晨凯.增值税的税收中性、企业投资和企业价值:基于“留抵退税”改革的研究[J].管理世界,2021(8).
[20]何杨,邓粞元,朱云轩.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对企业价值的影响研究——基于我国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J].财政研究,2019(5).
[21]郑家兴.财税政策支持我国制造业创新效应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21.
[22]郭月梅,曹宁宁.增值税留抵退税改革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23(11).
[26]宋佳,张金昌,潘艺.ESG发展对企业新质生产力影响的研究——来自中国A股上市企业的经验证据[J].当代经济管理,2024(3).
[27]薛宇佳.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的企业投资效率提升效应研究[J].财会通讯,2023(24).
[28]张健,吴非,任玎.新三板企业R&D投资、融资行为与运营绩效[J].金融学季刊,2018(3).
[29]江艇.因果推断经验研究中的中介效应与调节效应[J].中国工业经济,2022(5).
[30]刘啟仁,赵灿,黄建忠.税收优惠、供给侧改革与企业投资[J].管理世界,2019(1).

相似文献/References:

[1]张晨露,张凡.新质生产力、产业结构升级对碳排放的影响——基于长江经济带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04):59.[doi:org/10.14071/j.10088105(2024)1002]

备注/Memo

备注/Memo:
收稿日期:20240629
基金项目:安徽省高校科研计划项目“财税政策对安徽省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激励效应与优化研究”(2022AH051017)、“安徽省税收赋能新质生产力的理论逻辑、现实基础及治理路径研究”(2024AH052772);安徽省社科规划青年项目“村户双赢视角下帮扶产业的减贫机制研究”(AHSKQ2019D112);安徽省社科规划一般项目“安徽打造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的优化机制研究”(AHSKY2022D128)
第一作者简介:陈婷(1988—),女,安徽安庆人,讲师,主要从事财务与会计理论、税收等研究。
通信作者:徐俊杰(1980—),男,安徽桐城人,教授,博士,主要从事电子商务、数字经济等研究,E-mail:574594235@qq.com。
更新日期/Last Update: 2025-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