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汪光晔 刘霞.马克思“现实的个人”意蕴及现代意义[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06):113-118.
点击复制

马克思“现实的个人”意蕴及现代意义()
分享到: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ISSN:1006-6977/CN:61-1281/TN]

卷:
期数:
2024年06
页码:
113-118
栏目:
思想政治研究
出版日期:
2024-11-15

文章信息/Info

文章编号:
1673-1395(2024)06-0113-06
作者:
汪光晔1 刘霞2
(1.南京医科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南京 221116;2.中共泰州市委党校,江苏 泰州 225300)
关键词:
现代性现实的个人异化以人民为中心
分类号:
A811
文献标志码:
A
摘要:
马克思的“现实的个人”概念并非偶然,而是基于前人的理论和唯物史观视角提出的。“现实的个人”在马克思看来,是自然的、从事对象性活动的人;是处于社会分工、生产关系等一定社会关系中的社会性的人;是具体历史条件下的能动的、历史性的人。现实的个人在现代没有了前现代的等级约束和人身依附,却处于由物支配的窘境中,异化为单向度的工具人。马克思将现代人的异化状态归咎于资本的无限增值运动,并描绘了未来人人自由而自觉的理想社会蓝图。马克思“现实的个人”思想变革了旧的历史思维范式,奠定了唯物史观的立论基点,同时,也推动了以人民为中心,引领现实的中国个人发展。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德)麦克斯·施帝纳.唯一者及其所有物[M].金海民,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9.
[2]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4]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5]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6]唐正东.马克思生产关系概念的内涵演变及其哲学意义[J].哲学研究,2011(6).
[7]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8]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9]刘琼豪,苗启明.马克思人类学哲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9.
[10](英)亚当·斯密.国富论[M].谢宗林,李华夏,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
[11](德)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M].彭强,译.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12](法)巴尔扎克.《古物陈列室》《钢巴拉》初版序言[A].伍蠡甫,胡经之.西方文艺理论名著选编(中卷)[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
[13]张永庆.现实的个人概念的生成逻辑及理论意义——《德意志意识形态〈费尔巴哈章〉》现实的个人辩证法研究[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
[14]乔耀章,等.现实的中国个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逻辑起点[J].江苏社会科学,2017(5).
[15]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16]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
[17]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
[18]刘建新.以人民为中心视域下的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相似文献/References:

[1]胥志强.论斯卡伯勒的现象学神话理论[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03):1.
 XuZhiqiang.OnScarborough’sPhenomenologicalTheoryofMyth[J].SAMSON,2017,(06):1.
[2]余小玲.现代性的危机:《霍华德庄园》中的家园政治[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05):73.
 [J].SAMSON,2017,(06):73.
[3]马修·斯滕伯格[著] 王继超[译].神话与现代性问题①[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03):1.
 MatthewStenberg.MythologyandModernity[J].SAMSON,2018,(06):1.
[4]杜运威.民国词之现代性考察———以彊村仙逝事件和庾信意象为例[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03):90.
 [J].SAMSON,2022,(06):90.

备注/Memo

备注/Memo:
收稿日期:20240830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中国式现代化的范式建构与路径选择研究”(23YJC710079);南京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揭榜挂帅”项目“现代性与现代性批判:马克思的资本现代性思想研究”(JX11710101)
第一作者简介:汪光晔(1988—),女,安徽安庆人,讲师,博士,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
更新日期/Last Update: 2025-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