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张明如 周添 曹清华吴徽希.数字普惠金融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理论机制与实证检验[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5,48(2):72-79.
点击复制

数字普惠金融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理论机制与实证检验()
分享到: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ISSN:1006-6977/CN:61-1281/TN]

卷:
第48卷
期数:
2025年第2期
页码:
72-79
栏目:
经济管理研究
出版日期:
2025-03-15

文章信息/Info

文章编号:
1673-1395(2025)02-0072-08
作者:
张明如1 周添1 曹清华1吴徽希2
(1.长江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湖北 荆州 434023;2.珠海高新金融投资有限公司,广东 珠海 519180)
关键词:
数字普惠金融经济高质量发展知识溢出传导机制
分类号:
F832.3
文献标志码:
A
摘要:
数字普惠金融是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有效举措,对经济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论文利用2011~2022年中国30个省(市、区)的面板数据,深入剖析数字普惠金融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及其传导机制。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与经济高质量发展显著正相关,其通过知识溢出效应提升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且存在区域异质性。因此,政府应加强数字普惠金融的融合创新,构建区域间协同机制,充分发挥其知识溢出效应,以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张玲,董成立,张伟伟.数字普惠金融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机制研究[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6).
[2]田晨阳,刘自强,王雪璐.数字普惠金融与金融生态环境的耦合协调及其驱动因素研究[J].金融发展研究,2022(11).
[3]姜松,周鑫悦.数字普惠金融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J].金融论坛,2021(8).
[4]高婧,唐宇宙.服务下沉视角下金融发展与城乡居民消费差距关系探讨——基于数字普惠金融与传统金融的比较分析[J].商业经济研究,2021(7).
[5]赵锦春,薛业飞.数字普惠金融与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小——基于CMDS数据的经验证据[J].南京社会科学,2023(10).
[6]黄娜娜.数字普惠金融与区域经济韧性——基于创新创业水平的中介效应检验[J].商业经济研究,2024(2).
[7]张芳,蔡甜甜.数字普惠金融、产业结构升级与共同富裕[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24(1).
[8]李英杰,韩平.数字经济发展对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影响——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商业经济研究,2021(6).
[9]刘成杰,冯婷,李勇.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数字普惠金融与数字鸿沟——基于“宽带中国”示范城市创建的政策效应分析[J].财经科学,2022(12).
[10]刘雅欣.数字普惠金融、产业结构与就业质量[J].调研世界,2023(12).
[11]李季刚,成群蕊.数字普惠金融与实体企业投资效率[J].统计与决策,2022(14).
[12]孙芳城,伍桂林,蒋水全.数字普惠金融、知识产权保护与企业创新[J].技术经济,2022(12).
[13]王军,常红.知识溢出、吸收能力与经济发展——基于调节效应的检验[J].经济与管理研究,2020(9).
[14]张焱.数字经济、溢出效应与全要素生产率提升[J].贵州社会科学,2021(3).
[15]杨国歌,邓峰,王一飞,等.数字经济、知识溢出与区域高质量发展[J].统计与决策,2023(6).
[16]郑丽琳,刘东升.数字经济、知识溢出与企业创新[J].统计与信息论坛,2024(10).
[17]孙豪,桂河清,杨冬.中国省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测度与评价[J].浙江社会科学,2020(8).
[18]徐梦周,胡青,吕铁.信息消费能促进区域创新效率提升吗?——基于省域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中国软科学,2022(8).
[19]樊纲,王小鲁,马光荣.中国市场化进程对经济发展的贡献[J].经济研究,2011(9).
[20]温忠麟,叶宝娟.中介效应分析:方法和模型发展[J].心理科学进展,2014(5).
[21]郭毅敏,储小平.双碳目标驱动下环境规制对我国工业绿色发展的影响[J].工业技术经济,2024(5).
[22]吴继英,崔静.数字经济赋能扩大内需的影响机制研究——基于多重中介模型[J].华东经济管理,2024(9).
[23]谢绚丽,沈艳,张皓星,等.数字金融能促进创业吗?——来自中国的证据[J].经济学(季刊),2018(4).
[24]陈海波,张琳琳,刘洁.数字贸易是否驱动了外贸高质量发展——兼论科技创新的中介效应[J].价格月刊,2022(10).
[25]胡国晖,赵婷婷.数字化基础、数字普惠金融与居民创业——基于中介效应模型的实证分析[J].工业技术经济,2022(4).

相似文献/References:

[1]程莉 林琼 文传浩.民生性财政支出、非均衡性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以长江经济带为例[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01):77.
 [J].SAMSON,2021,(2):77.
[2]谢升峰 牟素涵.农村数字普惠金融巩固与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绩效———基于武汉市商业银行的调研分析[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03):73.
 [J].SAMSON,2021,(2):73.
[3]康玉梅 程松珍.金融发展、产业结构升级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基于长江经济带的实证研究[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02):83.
 [J].SAMSON,2022,(2):83.
[4]康玉梅 徐成星.金融发展、创新投入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基于长江经济带的实证研究[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02):76.
 [J].SAMSON,2023,(2):76.
[5]郑光凤 柳剑平.异质性环境规制对中部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04):61.
 [J].SAMSON,2023,(2):61.
[6]郑光凤柳剑平.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对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02):86.
[7]刘松,胡云瑞.数字普惠金融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基于空间杜宾模型的实证研究[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04):75.
[8]余家凤 张宇.金融集聚、人力资本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基于长江经济带的研究[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5,48(2):45.

备注/Memo

备注/Memo:
收稿日期:20241125
基金项目:湖北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长江经济带粮食生产、储备与供应链‘三位一体’安全保障评价体系研究”(21Y068)
第一作者简介:张明如(1972—),男,河南光山人,教授,博士,主要从事绿色经济发展研究。
更新日期/Last Update: 2025-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