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笪浩波.从考古材料及甲骨文、金文再辨“荆”与“楚”[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02):28-35.
 [J].SAMSON,2020,(02):28-35.
点击复制

从考古材料及甲骨文、金文再辨“荆”与“楚”
()
分享到: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ISSN:1006-6977/CN:61-1281/TN]

卷:
期数:
2020年02期
页码:
28-35
栏目:
荆楚文化研究
出版日期:
2020-03-25

文章信息/Info

文章编号:
1673-1395(2020)02-0028-08
作者:
笪浩波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湖北武汉430077
关键词:
考古材料甲骨文金文
分类号:
K22
文献标志码:
A
摘要:
文献与铜器铭文中出现了“荆”“楚荆”“荆楚”“荆蛮”“蛮荆”等多种称呼,通过对文献及铜器铭文记载的相关史实的梳理发现,这些称呼有个演变过程。“荆”称肇始于新石器时代,指的是江汉地域的某个部落。夏商时期的“荆”为南迁的芈姓部落在南方建立的方国,“楚”则为北方某个地名或楚姓(氏)建立的部落,彼此无关联。西周时期的芈姓楚国取代了荆国,故开始出现混称,中原人称楚为“荆”,楚人也自称“荆”,并演化出“楚荆”“荆楚”等多种称呼。“荆蛮”“蛮荆”则是中原人对以楚国为首的南方群蛮的称呼。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十三经注疏整理委员会.春秋左传正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2]湖北省荆沙铁路考古队.包山楚简[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1.
[3]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殷周金文集成释文(3)[M].香港: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2001.
[4]方诗铭,王修龄.古本竹书纪年辑证[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5]国语[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6]逸周书[M].济南:齐鲁书社,2000.
[7]张华.博物志全译·杂说上(九)[M].祝鸿杰,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
[8]越绝书[M].济南:齐鲁书社,2000.
[9]王玉哲.鬼方考[A].王玉哲.古史集林[C].北京:中华书局,2002.
[10]郭沫若,胡厚宣.甲骨文合集(3)[M].北京:中华书局,1978.
[11]江鸿.盘龙城与商朝的南土[J].文物,1976(2).
[12]林沄.甲骨文中的商代方国联盟[A].中国古文字研究会.古文字研究(6)[C].北京:中华书局,1981.
[13]十三经注疏整理委员会.毛诗正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14]贾汉清.论江汉地区两例相关的史前陶文[J].江汉考古,2003(2).
[15]十三经注疏整理委员会.尚书正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16]俞伟超.先楚与三苗文化的考古学推测[J].文物,1980(10).
[17]李龙章.江汉新石器文化族属考[J].江汉考古,1988(2).
[18]张绪球.长江中游新石器文化概论[M].武汉:湖北科学出版社,1992.
[19]刘向.战国策(卷二十二)(中)[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20]徐旭生.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增订本)[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
[21]伍新福.荆蛮、楚人与苗族关系新探[J].求索,1988(4).
[22]刘玉堂.夏商王朝对江汉地区的镇抚[J].江汉考古,2001(1).
[23]吕不韦.吕氏春秋[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24]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82.
[25]孙诒让.墨子闲诂[A].诸子集成(4)[M].上海:上海书店,1986.
[26]段玉裁.说文解字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27]杨新改,韩建业.禹征三苗探索[J].中原文物,1995(2).
[28]王劲.后石家河文化定名的思考[J].江汉考古,2007(1).
[29]笪浩波.生境的选择与楚文化的兴起[A].楚文化研究会.楚文化研究论集(九)[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
[30]罗泌.路史[M].上海:中华书局,1936.
[31]苏秉琦.从楚文化探索中提出的问题[J].江汉考古,1982(1).
[32]荆州博物馆.荆州荆南寺[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
[33]董作宾.殷墟文字甲编[M].北京:商务印书馆,1948.
[34]董作宾.新获卜辞写本后记[A].安阳发掘报告(1)[C].北京: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29.
[35]傅斯年.新获卜辞写本后记跋[A].安阳发掘报告(2)[C].北京: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35.
[36]王光镐.楚文化源流新证[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88.
[37]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M].上海:中西书局,2010.
[38]杜佑.通典[M].北京:中华书局,1988.
[39]郭沫若.《殷契粹编》考释[M].北京:科学出版社,1965.
[40]陈梦家.殷墟卜辞综述[M].北京:科学出版社,1956.
[41]徐仲舒.殷周之际史迹之检讨[A].徐仲舒历史论义选辑[C].北京:中华书局,1998.
[42]胡厚宣.楚民族源于东方考[J].史学论丛,1934(1).
[43]丁山.甲骨文所见氏族及其制度[M].北京:中华书局,1999.
[44]李学勤.论殷代亲族制度[J].文史哲,1957(11).
[45]胡厚宣.殷代封建制度考[A].胡厚宣.甲骨学商史论丛初集[C].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
[46]丁山.商周史料考证[M].北京:中华书局,1988.
[47]郭沫若.骨臼刻辞之一考释[A].郭沫若全集·考古卷(第一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2.
[48]李学勤.考古发现与古代姓氏制度[J].考古,1987(3).
[49]笪浩波.从清华简《楚居》看楚史的若干问题[J].中国史研究,2015(1).
[50]郭沫若.两周金文辞大系[A].郭沫若.青铜时代[M].北京:科学出版社,1957.
[51]王桐龄.中国民族史[M].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公司,2010.
[52]杨宽.西周时代的楚国[J].江汉论坛,1981(5).
[53]王光镐.荆楚名实综议[A].张正明.楚史论丛(初集)[C].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4.
[54]王光镐.黄陂鲁台山西周遗存国属初论[J].江汉考古,1983(4).
[55]段渝.荆楚国名问题[J].江汉论坛,1984(8).
[56]王瑞明.荆楚释名[J].江汉论坛,1980(1).
[57]王廷洽.荆楚国名考释[J].民族论坛,1995(1).
[58]唐兰.论周昭时代的青铜器铭刻[A].中国古文字研究会.古文字研究(2)[C].北京:中华书局,1981.
[59]王光镐.黄陂鲁台山西周遗存国属初论[J].江汉考古,1983(4).
[60]龚维英.周昭王南征史实索隐[J].人文杂志,1984(6).
[61]黄锡全.湖北出土商周文字辑证[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2.
[62]刘礼堂.关于周昭王南征江汉地区有关问题的探讨[J].江汉考古,2000(3).
[63]程平山.蕲春毛家咀和新屋湾西周遗存性质略析[J].江汉考古,2000(4).
[64]牛世山.西周时代的楚与荆[A].北京大学中国考古学研究中心,北京大学震旦古代文明研究中心.古代文明(5)[C].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
[65]尹弘兵.周昭王南征对象考[J].人文杂志,2008(2).
[66]李学勤.由新见青铜器看西周早期的鄂、曾、楚[J].文物,2010(1).
[67]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殷周金文集成释文(6)[M].香港: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2001.
[68]陈梦家.西周铜器断代(上)[M].北京:中华书局,2004.
[69]刘启益.西周纪年[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2.
[70]李学勤.胡应姬鼎试释[A].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6)[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
[71]陕西周原考古队.陕西扶风庄白一号西周青铜器窖藏发掘简报[J].考古,1978(3).
[72]马少侨.试论荆楚和古代三苗、现代苗族的历史渊源关系[J].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84(4).
[73]石宗仁.苗族自称与荆地蛮夷、熊绎之关系[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3).

备注/Memo

备注/Memo:
收稿日期:2019 12 10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清华简《楚居》与楚国都城研究”(14BZS069)
作者简介:笪浩波(1964-),男,湖北应城人,研究员,博士,主要从事楚史及先秦考古研究。
更新日期/Last Update: 2020-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