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冯莉.神话叙事与仪式身体———以纳西族东巴仪式舞蹈为例[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03):1-9.
 [J].SAMSON,2021,(03):1-9.
点击复制

神话叙事与仪式身体
———以纳西族东巴仪式舞蹈为例

()
分享到: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ISSN:1006-6977/CN:61-1281/TN]

卷:
期数:
2021年03期
页码:
1-9
栏目:
神话学与神话资源转化研究
出版日期:
2021-05-25

文章信息/Info

文章编号:
1673-1395 (2021)03-0001-09
作者:
冯莉
中国文联民间文艺艺术中心,北京100083;北京舞蹈学院 民族舞蹈文化基地,北京 100081
关键词:
神话叙事仪式舞蹈本土逻辑身体语言
分类号:
B932
文献标志码:
A
摘要:
在多元文化的系统中,纳西人在东巴仪式实践场域里遵循着自身的逻辑叙事和系统认知。仪式舞蹈作为东巴仪轨系统中的单元结构,与神话叙事的神灵体系、宇宙模式、语言逻辑相关。在纳西族社区的瓦次毕仪式、超度什罗仪式、祭教祖仪式中的舞蹈,呈现了神话记忆和动作逻辑系统的共构关系。在仪式场域下身体语言逻辑和动作形成了仪式身体表达体系,舞仪通过神祇的操演秩序来强化族群信仰、社会道德和价值理念。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李永祥.西方舞蹈人类学的理论和方法[J].国外社科研究,2009(5).
[2]Radcliffe-brown,A.R.The Andaman Islanders[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22.
[3]Adrienne L.Kaeppler.The Mystique of Fieldwork[A].TheresaJ.Buckland Dance in the field:theory,methods and issues indance ethnography[C].New York:Macmillan press Ltd,1999.
[4]资华筠,等.舞蹈生态学导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1.
[5]冯双白.青海藏传佛教寺院羌姆舞蹈和民间祭礼舞蹈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3.
[6]罗斌.假面阴阳:安徽贵池傩舞的田野考察与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
[7]王宏刚,荆文礼,于国华.萨满教舞蹈及其象征[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3.
[8]马盛德,曹娅丽.人神共舞:青海宗教祭祀舞蹈考察与研究[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
[9]王杰文.仪式、歌舞与文化展演———陕北·晋西的“伞头秧歌”研究[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
[10]杨德鋆,和发源,和云彩.纳西族古代舞蹈和舞谱[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0.
[11]林向肖.纳西族舞谱《磋模》和《磋摆磋历》的初步研究[A].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舞蹈艺术(第5辑)[C].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3.
[12]胡克.东巴舞蹈的内容形式和继承发展[J].民族舞蹈,1983(2).
[13]戈阿干.东巴神系与东巴舞谱[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2.
[14]吴宝兰.东巴舞谱形成年代研究[J].民族艺术研究,1990(4).
[15]冯莉.东巴舞蹈传人———习阿牛、阿明东奇[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
[16]和力民.纳西族东巴舞蹈研究的过去、现在和未来[J].体育学刊,2013(3).
[17]张素琴,刘建.舞蹈身体语言学[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18]李菲.嘉绒跳锅庄:墨尔多神山下的舞蹈、仪式与族群表述[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
[19]王阳文.族群·身体·表征———当代白马人的舞蹈言说[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
[20](美)陶乐茜·诺伊斯.民俗的社会基础[J].王艺璇,等,译.民间文化论坛,2018(6).
[21]杨福泉.东巴教通论[M].北京:中华书局,2012.
[22]和力民.田野里的东巴教文化[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6.
[23]白庚胜.东巴神话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24]戈阿干.滇川藏纳西东巴文化及源流考察[A].边疆文化论丛(第一辑)[C].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88.
[25](英)杰克·古迪.神话、仪式与口述[M].李源,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
[26]白庚胜,杨福泉.国际东巴文化研究集粹[C].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3.
[27](法)E·杜尔干.宗教生活的初级形式[M].林宗锦,彭守义,译.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
[28]和即贵,和品正.丽江鸣音乡鸣音村退送是非灾祸仪式[A].云南省社会科学院东巴文化研究所.纳西族东巴教仪式资料汇编[C].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4.
[29]杨树兴,王世英.退送是非灾祸·迎请莫比精如大神[A].云南省社会科学院东巴文化研究所.纳西东巴古籍译注全集(第38卷)[C].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0.
[30]和云彩,李即善.分清黑石与白石[A].云南省社会科学院东巴文化研究所.纳西东巴古籍译注全集(第37卷)[C].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0.
[31]鲍江.象征的来历:叶青村纳西族东巴教仪式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
[32]何静.身体意象与身体图式———具身认知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33]和云彩,和发源,和力民.神寿岁与舞谱[A].云南省社会科学院东巴文化研究所.纳西东巴古籍译注全集(第100卷)[C].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0.
[34]和开祥,习煜华.超度什罗仪式[A].云南省社会科学院东巴文化研究所.纳西族东巴教仪式资料汇编[C].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4.
[35](法)马塞尔·莫斯,昂利·于贝尔.巫术的一般理论:献祭的性质与功能[M].杨渝东,梁永佳,赵丙祥,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36]冯莉.纳西族东巴舞仪的文化阐释[J].民间文化论坛,2005(2).
[37]木仕华.东巴教与纳西文化[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2.
[38]俞吾金,等.现代性现象学与西方马克思主义者的对话[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
[39](匈牙利)鲁道夫·冯·拉班.动作符号的象征寓意[A].郭明达,译.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舞蹈艺术(第32辑)[C].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0.

相似文献/References:

[1]田兆元.神话叙事观照下乡村振兴与农业生产的谱系重构[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04):1.
 [J].SAMSON,2023,(03):1.

备注/Memo

备注/Memo:
收稿日期:2021- 03 -01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纳西族仪式舞蹈研究”(13CB104);北京舞蹈学院民族舞蹈文化基地资助项目“中国舞蹈学科理论体系” (RCMDXM20190014)
作者简介:冯莉(1977-),女,甘肃张掖人,中国文联民间文艺艺术中心副研究员,北京舞蹈学院客座教授、民族舞蹈文化基地特聘研究员,博士,主要从事艺术人类学、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
更新日期/Last Update: 2021-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