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References:
[1](英)戴维·麦克莱伦.马克思以后的马克思主义[M].李智,译.北
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2]张一兵.回到列宁———关于“哲学笔记”的一种后文本学解读[M].
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
[3]张一兵.马克思新唯物主义与哲学唯物主义的异质性———析《马
克思的自然概念》的逻辑前景[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0(3).
[4]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列宁全集(第18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
[5]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列宁全集(第26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
[6]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列宁全集(第55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
[7]俞吾金.被遮蔽的马克思[J].学术月刊,2012(5).
[8]俞吾金.论两种不同的历史唯物主义概念[J].中国社会科学,
1995(6).
[9]孙伯鍨.作为方法的历史唯物主义[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版),2001(3).
[10](美)杜娜耶夫斯卡娅.哲学与革命[M].傅小平,译.沈阳:辽宁教
育出版社,2000.
[11]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列宁全集(第1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12](德)柯尔施.马克思主义和哲学[M].王南湜,荣新海,译.重庆:
重庆出版社,1989.
[13]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列宁全集(第
2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
[14](美)保罗·托马斯.马克思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从恩格斯
到阿尔都塞[M].王远河,王克军,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2011
相似文献/References:
[1]向刚.列宁民族自决权理论研究综述[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04):111.
XiangGang.AReviewofLenin’sTheoryofNationalSelf-determination[J].SAMSON,2017,(03):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