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穆昭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中国民俗学学科建设[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01):15-18.
 [J].SAMSON,2018,(01):15-18.
点击复制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中国民俗学学科建设()
分享到: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ISSN:1006-6977/CN:61-1281/TN]

卷:
期数:
2018年01期
页码:
15-18
栏目:
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
出版日期:
2018-02-25

文章信息/Info

文章编号:
1673-1395(2018)01-0015-04
作者:
穆昭阳
(赣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江西赣州341000)
关键词:
学科建设专业实践知识生产文化自觉
分类号:
K890
文献标志码:
A
摘要:
近二十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大规模开展,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国家、组织和个人参与其中,形成了世界范围内具有国际影响的文化事件。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在新的社会语境下的一种传统文化知识再生产,是以政府、学者、社会三方为主,多方共同参与的学术、政治实践与文化运动。非遗话语的介入,不仅提供了新的概念和视角,也带领我们进入社会实践和文化服务领域。非遗很快进入中国民俗学者的研究视野,成为学术研究对象,而非遗保护的工作实践也将中国民俗学科的发展与国家文化建设紧密相连。当下,非遗保护与研究在民俗学学科发展与学术研究中占据一定分量,我们可以借此开展对未来民俗学学科面向的探索。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安德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民俗学的两难选择[J].河南社会 科学,2008(1). [2]乌丙安,吴效群.机遇还是挑战: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中国民俗 学发展[J].河南社会科学,2009(3). [3]董晓萍.民俗学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J].文化遗产,2009(1). [4]董晓萍.民俗非遗保护研究[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5. [5]高艳芳.近十年来中国民俗学转型的思考[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3).

相似文献/References:

[1]王京.合力打造中国神话学学科建设平台———以《中国神话学研究前沿》为案例[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04):15.
 [J].SAMSON,2020,(01):15.
[2]李媛媛.非物质文化遗产学学科建设的新探索———评黄永林、肖远平《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教程》[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05):30.
 [J].SAMSON,2021,(01):30.

备注/Memo

备注/Memo:
收稿日期:2017 11 20 基金项目:国家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攻关项目(16ZDA162);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15JJD850011) 作者简介:穆昭阳(1986—),男,山西阳泉人,讲师,博士,主要从事民俗学史、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
更新日期/Last Update: 2018-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