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References:
[1]沈建中.大禹陵志[M].北京:研究出版社,2005.
[2]邱志荣,茹静文.绍兴大禹文化的成因分析与启示[J].浙江水利水电学院学报,2016(6).
[3]徐如浓.绍兴大禹文化资源产业化发展探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5(14).
[4]司马迁.史记(第一册)[M].北京:中华书局,1959.
[5]司马迁.史记(第十册)[M].北京:中华书局,1959.
[6]董楚平.《国语》“防风氏”笺证[J].历史研究,1993(5).
[7]班固.汉书(第六册)[M].北京:中华书局,1962.
[8]赵烨.吴越春秋[M].北京:中华书局,1985.
[9]袁康,吴平.越绝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37.
[10]悔堂老人.越中杂识[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3.
[11]脱脱.宋史(第八册)[M].北京:中华书局,1977.
[12]萧良幹,张元忭,孙鑛.万历《绍兴府志》点校本[M].宁波:宁波出版社,2012.
[13]吴军,罗海笛.绍兴大禹祭典[M].杭州:浙江摄影出版社,2009.
[14]陈志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造与民族国家认同———以大禹祭典为例[J].文化遗产,2010(2).
[15]周幼涛.绍兴大禹陵[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11.
[16]姒承家.禹裔寻踪[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8.
[17](德)扬·阿斯曼.文化记忆———早期高级文化中的文字、回忆和政治身份[M].金寿福,黄晓晨,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
[18]陈少峰.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趋势与模式[J].人文天下,2017(12).
[19]张钧德.论对绍兴大禹文化的产业化开发[A].李德书.全国第一二届禹羌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16.
[20]金元浦.文化创意产业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