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宋小芹.“取镕经义,自铸伟词”———《离骚》的经典化阐释与清代晚期的《离骚经赋》[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05):57-64.
 [J].SAMSON,2020,(05):57-64.
点击复制

“取镕经义,自铸伟词”
———《离骚》的经典化阐释与清代晚期的《离骚经赋》
()
分享到: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ISSN:1006-6977/CN:61-1281/TN]

卷:
期数:
2020年05期
页码:
57-64
栏目:
荆楚文化研究
出版日期:
2020-09-25

文章信息/Info

文章编号:
1673-1395(2020)05-0057-08
作者:
宋小芹
武汉大学文学院,湖北武汉430072
关键词:
屈原离骚经离骚经赋经典化
分类号:
K231
文献标志码:
A
摘要:
屈原《离骚》的经典化历程,具有“经学”与“文学”相互影响的两个向度,由两汉开启,经由魏晋以讫元明的演进,至清代结束。而晚清文人艾作模、徐有珂、孙贻良三篇同题《离骚经赋》的问世,既是清代尊骚为“经”这一风尚的直接表现,也成为《离骚》经典化进程的最终站点。《离骚经赋》从“骚经”与“骚赋”的双向维度解读《离骚》,具有丰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价值。文章表达了对于屈原身世遭遇、精神人格的悲悼崇敬,阐发了《离骚》取镕经义“合于《五经》之旨”的经学意蕴,以及自铸伟词“宜雅宜风”的文学精神;显现了以赋明“经”的律赋艺术创造,如以命题与限韵字提领创作主题,切合赋题选择与楚国相关的典故,大量化用《离骚》语句意象葆有屈骚芬芳幽怨的艺术风味。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59.
[2]洪兴祖.楚辞补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
[3]刘勰.文心雕龙注释[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4]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2.
[5]范晔.后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5.
[6]李诚,熊良智.楚辞评论集览[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
[7]郭绍虞.中国历代文论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8]何新文,苏瑞隆,等.中国赋论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9]孟修祥.楚辞影响史论[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3.
[10]陶文鹏,郑园.苏轼集[M].南京:凤凰出版社,2014.
[11]朱熹.楚辞集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12]高似孙.骚略[M].北京:中华书局,1985.
[13]王冠.赋话广聚[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6.
[14]陆时雍.楚辞疏[A].续修四库全书(集部第1301册)[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15]陈元龙.历代赋汇[M].南京:凤凰出版社,2004.
[16]周建忠,汤漳平.楚辞学通典[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
[17]蒋骥.山带阁注楚辞[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
[18]沈德潜.说诗晬语[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3.
[19]王闿运.楚辞释[M].长沙:岳麓书社,2013.
[20]马积高.历代辞赋总汇[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14.
[21]寻霖,龚笃清.湘人著述表[M].长沙:岳麓书社,2010.
[22]傅璇琮,等.中国诗学大辞典[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9.
[23]贺伟,等.战国策[M].济南:齐鲁书社,2005.
[24]杜预.春秋左传集解[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7.

相似文献/References:

[1]吴广平 雍寒清.屈原赋颜色类核心词及其运用艺术[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01):65.
 [J].SAMSON,2022,(05):65.
[2]夏菁.巫风·楚雨·离忧———屈原《九歌·山鬼》多主题导读[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05):66.
 [J].SAMSON,2022,(05):66.

备注/Memo

备注/Memo:
收稿日期:2020 05 10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赋学编年史”(17ZDA240)
作者简介:宋小芹(1993-),女,湖北松滋人,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先秦两汉文学研究。
更新日期/Last Update: 202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