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汪发元.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金融体系和机制创新[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06):85-90.
点击复制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金融体系和机制创新

()
分享到: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ISSN:1006-6977/CN:61-1281/TN]

卷:
期数:
2020年06期
页码:
85-90
栏目:
经济管理研究
出版日期:
2020-11-25

文章信息/Info

文章编号:
1673-1395(2020)06-0085-06
作者:
汪发元
长江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湖北荆州434023
关键词:
乡村振兴农村金融体系机制
分类号:
F832.35
文献标志码:
A
摘要:
农村金融体系和机制决定金融支持农业的效率。我国农村金融体系服务现代农业发展存在着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不足,引发金融资金外流;农村资产缺乏财产权能,导致金融机构惜贷;农村金融机构定位错误,导致追求目标错位的局限性。为此,应当重新构建农村金融体系和机制,具体思路:做好顶层设计,完善法律规定;调整金融机构,科学定位职能;建设配套体系,优化信用环境;严谨管理流程,提高资金效益。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周立.中国农村金融体系的政治经济逻辑[J].中国农村经济,2020(4).
[2]杨依山,王伟萍.金融制度创新实现“乡村振兴”的机制研究[J].经济问题,2020(4).
[3]王煜宇,邓怡.农村金融政策异化:问题、根源与法制化破解方案[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2).
[4]杨皖宁.乡村振兴战略下中国农村金融立法的完善[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4).
[5]王修华.乡村振兴战略的金融支撑研究[J].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019(3).
[6]原晓惠.普惠金融实践的国际比较及其借鉴[J].新金融,2020(7).
[7]蔡锦松.我国农村金融改革困境的逻辑机理分析[J].税务与经济,2020(4).
[8]房启明,罗剑朝.中英农村金融制度比较研究及其经验借鉴[J].经济体制改革,2016(6).
[9]温涛,何茜.中国农村金融改革的历史方位与现实选择[J].财经问题研究,2020(5).
[10]陈培磊,郭沛.金融支持家庭农场发展的现实障碍、国际经验及实现路径[J].亚太经济,2020(4).
[11]谢平,郑建库.政策性银行的属性[J].中国金融,2017(6).
[12]姜春力.政策性银行定位[J].中国金融,2017(6).
[13]温涛,王煜宇.改革开放40周年中国农村金融制度的演进逻辑与未来展望[J].农业技术经济,2018(1).
[14]唐晓旺,张翼飞.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金融创新的思路与对策[J].中州学刊,2018(12).
[15]刘松涛,罗炜琳,王林萍,等.日本农村金融改革发展的经验及启示[J].亚太经济,2018(4).
[16]朱泓宇,李扬,蒋远胜.发展村社型合作金融组织推动乡村振兴[J].农村经济,2018(1).
[17]吴弘.诚信价值观融入信用立法研究[J].东方法学,2018(1).
[18]赵磊.商事信用:商法的内在逻辑与体系化根本[J].中国法学,2018(5).
[19]马海涛,李小荣,张帆.资产评估机构声誉与公司并购重组定价[J].中国软科学,2017(5).
[20]蔡璐,杨良,王玉凤.资产评估方法的选择与资产评估结果合理性分析[J].商业经济研究,2017(1).
[21]李伶俐,周灿,王定祥.中国农村扶贫金融制度:沿革、经验与趋向[J].农村经济,2018(10).
[22]黄益平,王敏,傅秋子,等.以市场化、产业化和数字化策略重构中国的农村金融[J].国际经济评论,2018(3).
[23]孙国民.金融担保链问题的辩证分析及风险化解机制[J].现代经济探讨,2019(7).
[24]原凯.金融正义视阈中的我国普惠金融立体规制研究[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7).

相似文献/References:

[1]徐合帆 郑军 余家凤 马艾.湖北省财政支农资金对农业总产出影响的实证研究[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03):70.
 [J].SAMSON,2020,(06):70.
[2]胡艳华 彭娟.后脱贫时期乡村治理与防贫策略研究[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05):85.
[3]孙正国.朝向乡村振兴的神话资源价值研究———以“双重漫游者”新乡贤为视角[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06):1.
[4]涂维亮 付冰冰.“区块链+农村金融”融合驱动农村经济发展的效应研究———基于长江经济带创新实践[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06):51.
 [J].SAMSON,2022,(06):51.
[5]张多 高绮悦.川西大禹文化认同及其对乡村振兴的启示———兼论作为地域文化黏合剂的始祖神话[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01):1.
 [J].SAMSON,2023,(06):1.
[6]周俊.叙事理论视域下红色文化传承路径———以板厂峪长城景区红色文化传承为个案[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02):24.
 [J].SAMSON,2023,(06):24.
[7]田兆元.神话叙事观照下乡村振兴与农业生产的谱系重构[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04):1.
 [J].SAMSON,2023,(06):1.
[8]何春晖 孙正国.鄂西北地区女娲神话资源的乡村振兴价值[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05):19.
 [J].SAMSON,2023,(06):19.
[9]余红艳 孟宇卿.乡村振兴视域下牛郎织女传说的景观叙事研究:以湖北郧西为考察中心[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06):14.
[10]范兴宇吴静.长三角地区农村数字化与乡村振兴的耦合发展研究[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02):68.

备注/Memo

备注/Memo:
收稿日期:2020-09-26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四化’同步背景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研究”(13BJY108)
作者简介:汪发元(1961-),男,湖北天门人,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农业经济与区域经济研究。
更新日期/Last Update: 2021-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