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References:
[1]湖北省荆沙铁路考古队.包山楚墓[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1.
[2]湖北省荆沙铁路考古队.包山楚简[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1.
[3]刘信芳.包山楚简解诂[M].台北:艺文印书馆,2003.
[4]湖北省博物馆.曾侯乙墓[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9.
[5]贾连敏.古文字中的“祼”和“瓒”及相关问题[J].华夏考古,1998(3).
[6]郑威.楚国封君研究[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12.
[7]颜世铉.包山楚简地名研究[D].台湾大学,1997.
[8]湖北省博物馆.楚都纪南城的勘察与发掘(上)[J].考古学报,1982(3).
[9]王光镐.楚文化源流新证[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88.
[10]张正明.楚史[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5.
[11]郭德维.楚郢都辨疑[J].江汉考古,1997(4).
[12]尹弘兵.楚国都城与核心区探索[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9.
[13]辛德勇.北京大学藏秦水陆里程简册初步研究[J].出土文献(第四辑),上海:中西书局,2013.
[14]湖北省荆州市周梁玉桥遗址博物馆.关沮秦汉墓简牍(一)[M].北京:中华书局,2001.
[15]杨生民.中国里的长度演变考[J].中国经济史研究,2005(1).
[16]丘光明.中国历代度量衡考[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2.
[17]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59.
[18]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2.
[19]范晔.后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5.
[20]陈寿.三国志[M].北京:中华书局,1959.
[21]房玄龄,等.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4.
[22]沈约.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4.
[23]萧子显.南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2.
[24]姚思廉.梁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3.
[25]郦道元.水经注疏[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9.
[26]魏徵,等.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3.
[27]魏收.魏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4.
[28]陈千万.蠚儿罍及鄀国地望问题[J].考古与文物,1988(3).
[29]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谷城过山战国西汉墓葬[J].江汉考古,1990(3).
[30]襄樊市文物普查办公室,等.襄樊市文物史迹普查实录[M].北京:今日中国出版社,1995.
[31]熊北生,李广安.湖北谷城过山出土春秋有铭铜盏[J].文物,2000(1).
[32]陈千万.湖北谷城县出土“攻王此剑”[J].考古,2000(4).
[33]谷城县博物馆.谷城文物精粹[M].北京:文物出版社,2012.
[34]襄阳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襄阳史迹扫描[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13.
[35]襄樊市考古队,等.湖北谷城县肖家营墓地[J].考古,2006(11).
[36]谷城县博物馆.湖北谷城六朝画像砖墓发掘简报[J].文物,2013(7).
[37]襄阳市博物馆,等.天国之享———襄阳南朝画像砖艺术[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6.
[38]田桂萍,杨力.湖北谷城发掘北宋砖雕壁画墓[J].大众考古,2013(4).
[39]李广安.湖北谷城出土许国铜器[J].文物,2014(8).
[40]老河口市博物馆.老河口杨寨东汉墓清理简报[J].江汉考古,1996(4).
[41]老河口市博物馆.湖北老河口市李楼西晋纪年墓[J].考古,1998(2).
[42]湖北省博物馆.光化五座坟西汉墓[J].考古学报,1976(2).
[43]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湖北老河口杨营春秋遗址发掘简报[J].江汉考古,2003(3).
[44]王先福.襄阳地区汉代南阳郡属县治所初考[J].江汉考古,2014(3).
[45]周振鹤.汉水地理志汇释[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
相似文献/References:
[1]笪浩波.从考古材料及甲骨文、金文再辨“荆”与“楚”[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02):28.
[J].SAMSON,2020,(03):28.
[2]郭顺峰 朱艳梅.民族融合视野下的熊渠“伐庸、扬越,至于鄂”[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02):43.
[J].SAMSON,2020,(03):43.
[3]王先福.秦“安陆”故址新证[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03):43.
[J].SAMSON,2020,(0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