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吴广平 雍寒清.屈原赋颜色类核心词及其运用艺术[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01):65-75.
 [J].SAMSON,2022,(01):65-75.
点击复制

屈原赋颜色类核心词及其运用艺术()
分享到: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ISSN:1006-6977/CN:61-1281/TN]

卷:
期数:
2022年01
页码:
65-75
栏目:
荆楚文化研究
出版日期:
2022-01-15

文章信息/Info

文章编号:
1673-1395(2022)01-0065-11
作者:
吴广平1 雍寒清2
1.湖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湖南湘潭411201;2.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甘肃兰州730070
关键词:
屈原辞赋颜色类核心词
分类号:
I207.22
文献标志码:
A
摘要:
屈原赋颜色类核心词有青、赤、白、黑、黄、紫六种颜色。从横向分布来看,屈原赋运用颜色类核心词具有五个特点:第一,传统五色词使用较多,其他间色词使用较少;第二,一个色系有多个颜色类核心词,同一颜色类核心词又可表示多种颜色;第三,颜色类核心词分布位置灵活多样,有单用和并用两大类;第四,《大招》《远游》《天问》三篇颜色类核心词的使用数量远超其余各篇;第五,间色词均出现在《九歌》中。造成这些分布规律的原因既有客观的物质、文化基础,又和屈原自身的主观条件、个性气质相关。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金福年.现代汉语颜色词运用研究[D].复旦大学,2004.
[2]王力.汉语史稿[M].北京:中华书局,2015.
[3]谭晓平,常真.《诗经》中的“黄”[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S1).
[4]陈启英.汉语色彩词与汉民族精神文化[J].云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4).
[5]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2015.
[6]徐中舒.论巴蜀文化[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
[7]王文锦.礼记译解[M].北京:中华书局,1981.
[8]李炳海.部族文化与先秦文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
[9]韩高年.《山海经》注译[M].北京:中华书局,2020.
[10]叶舒宪.英雄与太阳[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1.
[11]赵逵夫.楚辞语言词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3.
[12]吴广平.汉民族形成新论[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8(1).
[13]吴建设.汉语基本颜色词的进化阶段与颜色范畴[J].古汉语研究,2012(1).
[14]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2005.
[15]黄伯思.新校楚辞序[A].吕祖谦.宋文鉴(卷九十二)[C].北京:中华书局,1992.
[16]林语堂.吾国与吾民[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16.
[17]周振甫.文心雕龙今译[M].北京:中华书局,2013.
[18]陶原珂.《玉台新咏》颜色词语意象分析[J].中州学刊,2004(5).

相似文献/References:

[1]刘伟生.五代赋家赋作的时代性与地域性[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03):59.
 [J].SAMSON,2017,(01):59.
[2]宋小芹.“取镕经义,自铸伟词”———《离骚》的经典化阐释与清代晚期的《离骚经赋》[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05):57.
 [J].SAMSON,2020,(01):57.
[3]夏菁.巫风·楚雨·离忧———屈原《九歌·山鬼》多主题导读[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05):66.
 [J].SAMSON,2022,(01):66.

备注/Memo

备注/Memo:
收稿日期:2021- 05 -05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上古汉语核心词研究”(19BYY162);甘肃省教育厅优秀研究生“创新之星”项目“先秦流亡文学的诗学考察”(2021CXZX-341);西北师范大学研究生科研资助项目“屈宋辞赋诗学研究”(2020KYZZ001044)
第一作者简介:吴广平(1962-),男,湖南汨罗人,教授,主要从事楚辞研究。
更新日期/Last Update: 2022-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