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蔡靖泉.熊渠封立三子为王与楚国江汉基业草创[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05):41-49.
 [J].SAMSON,2023,(05):41-49.
点击复制

熊渠封立三子为王与楚国江汉基业草创()
分享到: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ISSN:1006-6977/CN:61-1281/TN]

卷:
期数:
2023年05
页码:
41-49
栏目:
荆楚文化研究
出版日期:
2023-09-15

文章信息/Info

文章编号:
1673-1395(2023)05-0041-09
作者:
蔡靖泉
华中师范大学 楚学研究所,湖北 武汉 430079
关键词:
熊渠三子立王基业草创
分类号:
K233
文献标志码:
A
摘要:
西周中期后段,周室衰微,不满周室封楚以卑下爵号“子男”的熊渠自尊为“楚公”,兴兵“伐庸、杨粤,至于鄂”而占有鄂地的商周古矿冶基地后,封立三子为王,分别镇控新拓的“江上楚蛮之地”。其长子康被立为句亶王,王城或即沮漳河下游东部的荆州阴湘城遗址;中子红被立为鄂王,王城当在今鄂州、黄石及武汉江夏东南一带;少子疵被立为就章王,王城或即沮漳河下游西部的当阳季家湖城址。熊渠封立三子为王,既能保障以铜料为主的战略物资安全输往当时楚国各地,尤其是今鄂西北荆雎山间的楚都丹阳,又致开拓的江汉地区汉西大部及南部滨江地带连接成为楚国势力范围并得以经营和巩固,或许还有让嗣子继位后将首都南迁至古时长江中游枢要———今荆州市区以图更大发展的远谋,从而草创楚国的江汉基业。楚国乃由“辟在荆山”的蕞尔小邦,崛起为雄踞江汉间的南土大国。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高至喜.“楚公”戈[J].文物,1959(12).
[2]蔡靖泉.庸人·庸国·庸史[J].江汉论坛,2010(10).
[3]刘德银.阴 湘 城 古 城 址 发 掘 获 重 大 成 果[N].中 国 文 物 报,1996-11-24(2).
[4]荆州博物馆.湖北荆州市阴湘城东城墙发掘简报[J].考古,1997(5).
[5]荆州博物馆.湖北荆州市1995年发掘简报[J].考古,1998(1).
[6]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湖北分册[M].西安:西安地图出版社,2002.
[7]江陵县文物局.江陵阴湘城的调查与探索[J].江汉考古,1986(1).
[8]赵逵夫.屈氏先世与句亶王熊伯庸[A].中华书局编辑部.文史(第二十五辑)[C].北京:中华书局,1985.
[9]赵逵夫.屈原与他的时代[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
[10]黄锡全.楚地“句亶”、“越章”新探[J].人文杂志,1991(2).
[11]叶植.试论楚熊渠称王事所涉及到的历史地望问题[A].楚文化研究会.楚文化研究论集(第四集)[C].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
[12]曹天晓.《史记·楚世家》“三王”封地考[J].文教资料,2016(34).
[13]段渝.西周时代楚国疆域的几个问题[J].中国史研究,1997(4).
[14]黄凤春.郧县辽瓦店子与楚句亶王———楚熊渠分封三王地理的检讨之一[J].江汉考古,2010(2).
[15]傅玥.长江中游西周时期考古学文化研究[M].北京:文物出版社,2022.
[16]随州博物馆.随州出土文物精粹[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
[17]张昌平.论随州羊子山新出噩国青铜器[J].文物,2011(11).
[18]方燕明.2012年 度 河 南 省 五 大 考 古 新 发 现[J].华 夏 考 古,2013(3).
[19]河南省文物局南水北调文物保护办公室,南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河南南阳夏饷铺鄂国墓地 M1发掘简报[J].江汉考古,2019(4).
[20]河南省文物局南水北调文物保护办公室,南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河南南阳夏饷铺鄂国墓地 M5、M6发掘简报[J].江汉考古,2020(3).
[21]李学勤.论周初的鄂国[J].中华文史论丛,2008(4).
[22]陈树祥,黄凤春.楚封鄂王、鄂君与鄂王城之地望辨析[A].湖北省社会科学院.楚学论丛(第二辑)[C].湖北人民出版社,2012.
[23]黄尚明.从考古新材料看鄂国的历史变迁[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
[24]张正明.楚文化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
[25]张正明.秦与楚[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6]大冶县博物馆.鄂王城遗址调查简报[J].江汉考古,1983(3).
[27]陈树祥,席奇峰,余锦芳.大冶鄂王城及周边遗存考古工作回顾和相关问题的思考[J].湖北理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6).
[28]罗运环.论鄂君子皙之鄂[J].鄂州大学学报,2009(3).
[29]谭其骧.鄂君启节铭文释地[A].谭其骧.长水集[C].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
[30]黄盛璋.再论鄂君启节交通路线复原与地理问题[J].安徽史学,1988(2).
[31]刘和惠.鄂君启节“鄂”地辨析[A].楚文化研究会.楚文化研究论集(第九集)[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
[32]刘信芳.楚都丹阳地望探索[J].江汉考古,1988(1).
[33]何光岳.“越章”考[J].江汉论坛,1984(10).
[34]石泉.古代荆楚地理新探[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88.
[35]张正明.楚史[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5.
[36]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武汉大学历史学院考古系,宜昌博物馆.湖北宜昌万福垴遗址发掘简报[J].江汉考古,2016(4).
[37]刘彬徽.楚季编钟及其他新见楚铭铜器研究[A].陈建明.湖南省博物馆馆刊(第九辑)[C].长沙:岳麓书社,2013.
[38]李伯谦.宜昌万福垴遗址发掘引发的思考[J].黄河 · 黄土 · 黄种人,2018(2).
[39]宜昌博物馆.宜昌万福垴编钟出土及遗址初步勘探[N].中国文物报,2012-9-28(8).
[40]张昌平.论西周时期楚国的政治中心———从宜昌万福垴遗址谈起[J].江汉考古,2021(6).
[41]武家璧.“楚季”其人与“楚季钟”的年代[A].湖北省社会科学院.楚学论丛(第二辑)[C].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12.
[42]郭德维.楚季宝钟之我见[J].江汉论坛,2012(11).
[43]李学勤.试谈楚季编钟[N].中国文物报,2012-12-07(1).
[44]湖北省博物馆.当阳季家湖楚城遗址[J].文物,1980(10).
[45]高应勤.春秋楚郢与季家湖古城[J].华中建筑,1992(1).
[46]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考古学·两周卷[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47]顾铁符.夕阳刍稿———历史考古述论汇编[M].北京:紫禁城出版社,1988.
[48]王毓彤.江陵发现西周铜器[J].文物,1963(2).
[49]李健.湖北江陵万城出土西周铜器[J].考古,1963(4).
[50]湖北省潜江博物馆,湖北省荆州博物馆.潜江龙湾:1987~2001年龙湾遗址发掘报告[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5.
[51]湖北省博物馆江陵工作站.江陵县纪南城摩天岭遗址试掘简报[J].江汉考古,1988(2).

相似文献/References:

[1]郭顺峰 朱艳梅.民族融合视野下的熊渠“伐庸、扬越,至于鄂”[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02):43.
 [J].SAMSON,2020,(05):43.

备注/Memo

备注/Memo:
收稿日期:2023 -04 -10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楚文化西渐区域的历史发展与文化变迁”(12BZS078)
作者简介:蔡靖泉(1954—),男,湖南东安人,教授,主要从事楚文化暨中国古代历史文化、楚辞暨中国古典文学研究。
更新日期/Last Update: 2023-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