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任正.游戏、意象与遗产:竹马文化的多维透视[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04):27-33.
 [J].SAMSON,2022,(04):27-33.
点击复制

游戏、意象与遗产:竹马文化的多维透视()
分享到: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ISSN:1006-6977/CN:61-1281/TN]

卷:
期数:
2022年04
页码:
27-33
栏目:
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
出版日期:
2022-07-15

文章信息/Info

文章编号:
1673-1395(2022)04-0027-07
作者:
任正
华中师范大学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湖北武汉430079
关键词:
竹马文化竹马意象文化记忆文化生态非物质文化遗产
分类号:
K892
文献标志码:
A
摘要:
两千年来,竹马由传统走向现代,从农业时代的文娱游戏、文学意象转变为工业时代、信息时代的文化遗产。作为文娱游戏的竹马,由汉唐时期娱己的儿童玩具演变为两宋时期娱人的民间表演,再到元明清时期娱神的民间仪式,原本的世俗性变为世俗性与神圣性兼具。作为文学意象的竹马,在历代文人笔下成为承载童趣的儿童玩具,见证纯美的爱情信物,呈现奇幻的交通工具,表达敬意的迎宾使者。作为传统舞蹈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竹马,广泛分布于汉族地区,在国家在场下实现了家族传承与社会传承,需要国家在场与民间发力共同推动其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张士闪.村落语境中的艺术表演与文化认同———以小章竹马活动为例[J].民族艺术,2006(3).
[2]子仁.浙江:正月里的龙门竹马[J].美术观察,2007(4).
[3]郑尚宪,林聪辉.“跑四喜”与“弄仔戏”———闽南竹马戏研究之一[J].戏曲艺术,2012(2).
[4]张胜环.在娱神与娱人之间———漳州南靖竹马戏表演调查报告[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13(3).
[5]温和.从白字戏的“音高错订”看粤东竹马戏的历史渊源[J].中国音乐学,2018(3).
[6]杨秀清.敦煌石窟壁画中的古代儿童生活(三)[J].敦煌学辑刊,2013(3).
[7]刘毅.唐代竹马发展演变史探究[J].兰台世界,2013(15).
[8]郭小刚.基于图像学的中国古代竹马舞流变考源[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8(1).
[9]李晖.论“竹马”———唐诗民俗文化探源之十[J].合肥教育学院学报,2000(3).
[10]熊明.诗味、情味、趣味———论唐人小说中民俗意象的运用及其影响[J].文学遗产,2012(5).
[11]范晔.后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2007.
[12]王应麟.玉海[M].扬州:广陵书社,2003.
[13]陈寿.三国志[M].裴松之,注.北京:中华书局,2006.
[14]张撝之.世说新语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15]欧阳修,宋祁.新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
[16]西湖老人.西湖老人繁胜录[M].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1982.
[17]吴自牧.梦粱录[M].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1982.
[18]周密.武林旧事[M].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1982.
[19]李贺,吴企明.李长吉歌诗编年笺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2.
[20]白居易.白居易集[M].顾学颉,校点.北京:中华书局,1999.
[21]钱仲联.剑南诗稿校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22]彭定求,等.全唐诗[M].北京:中华书局,1960.
[23]范成大.范石湖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24]瞿蜕园,朱金城.李白集校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25]李昉,等.太平广记[M].北京:中华书局,1961.
[26]牛僧孺.玄怪录[M].田松青,点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27]海力波.竹马迎宾:多元文化的博弈交融与华夏化进程[J].民族艺术,2020(6).
[28]陈铁民,侯忠义.岑参集校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29]唐圭璋.全宋词[M].北京:中华书局,1985.
[30]张志烈,马德富,周裕锴.苏轼全集校注[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10.
[31]黄永林,刘文颖.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空间的特性[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4).
[32]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EB/OL].http://zwgk.mct.gov.cn/zfxxgkml/fwzwhyc/202108/t20210812_927120.html,2021-08-13.

备注/Memo

备注/Memo:
收稿日期:2022 -03- 10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社科学术社团主题学术活动项目“民俗文化资源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20STA024);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非遗数字化保护与传播研究”(16JJD860009)
作者简介:任正(1993—),男,山西孝义人,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民间文学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民间文化与文化产业研究。
更新日期/Last Update: 2022-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