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References:
[1](美)索雅.第三空间[M].王志弘,译.南京: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
司,2004.
[2](奥)克里斯蒂安·米昆达.体验和创意营销[M].周新建,译.北
京:东方出版社,2006.
[3]宫倩.公共图书馆打造“第三空间”的途径探索[J].图书馆工作与
研究,2015(8).
[4]吴建中.新常态新指标新方向(2012中国图书馆年会主题报告)
[J].图书馆杂志,2012(12).
[5]宋琳.高校图书馆“第三地”功能的开发与应用[J].图书馆工作与
研究,2012(4).
[6]李浩.免费开放后的公共图书馆要逐步走向天堂———借鉴星巴克
理念打造“第三空间”的思考[J].图书馆建设,2011(10).
[7]符英,段德罡,刘煜.世纪高校规划与建设的新趋势[J].西北工业
大学学报,2006(2).
[8]鲍甬婵.图书馆:城市的“第三空间”[J].图书馆论坛,2011(5).
[9]郑岱霞.高校新馆的定位与服务[J].图书馆学研究,2005(4).
[10]高校图书馆建了3年仍是一具空壳图书馆滞后建成现象普遍
[EB/OL].http://www.ceiea.com/html/201310/20131014152
5062554.shtml.
[11]贾宇群,李桂祥,等.多校区模式下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的布局
与管理[J].情报科学,2009(3).
[12]CNNIC发布第3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
OL].http://www.cnnic.cn/gywm/xwzx/rdxw/2016/201608/
t20160803_54389.htm.
[13]路雅祺.美国马里兰大学图书馆学生助理管理工作介绍及其启
示[J].图书馆论坛,2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