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楚建德 李征宇.诗意的接受与传统的树立:乔仲常《后赤壁赋图》探微[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03):68-70.
 [J].SAMSON,2018,(03):68-70.
点击复制

诗意的接受与传统的树立:乔仲常《后赤壁赋图》探微()
分享到: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ISSN:1006-6977/CN:61-1281/TN]

卷:
期数:
2018年03期
页码:
68-70
栏目:
文学研究
出版日期:
2018-06-25

文章信息/Info

文章编号:
1673-1395(2018)03-0068-03
作者:
楚建德1 李征宇2
(1.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系,北京100029;2.长江大学文学院,湖北荆州434023)
关键词:
赤壁图诗意接受传统
分类号:
J20
文献标志码:
A
摘要:
描绘苏轼前后《赤壁赋》与《念奴娇·赤壁怀古》等作品内容的赤壁图,是中国绘画史上 源远流长的母题,历代画作层见叠出。乔仲常《后赤壁赋图》运用全景式的构图方式,凸显苏轼在赋 文中所体现的诗意旅程,传递了自身对于苏轼赤壁之游、之文、之人的理解与感悟。其作品既忠实 地转译了文学作品,又传递了作品的诗意,同时糅合了画家的生命体验。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巫鸿.废墟的故事:中国美术和视觉文化中的“在场”与缺席[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 [2]安澜.画史丛书·画继[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62. [3]李征宇.顷刻与并置:汉画叙事探赜[J].理论月刊,2012(2). [4](德)莱辛.拉奥孔[M].朱光潜,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 [5]赵雅杰.传乔仲常《后赤壁赋图》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14. [6]冯鸣阳.乔仲常《后赤壁赋图》新探[J].国画家,2013(1).

相似文献/References:

[1]吴丽霞.浅议《外科室》的浪漫主义色彩[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9):0.

备注/Memo

备注/Memo:
收稿日期:2018 01 10 第一作者简介:楚建德(1968-),男,山东菏泽人,博士,主要从事中国文化艺术理论研究。
更新日期/Last Update: 2018-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