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References:
[1]郭伟锋,郜俊利.海上丝绸之路节点城市旅游业绩效时空分异研究[J].湖北文理学院学报,2018(11).
[2]邓秀勤,韩光明,梁美霞,陈小瑜.泉州与“海丝”沿线城市的文化互联互通研究———基于地方依恋理论视角[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6(5).
[3]施亚岚,侯志强,焦珊珊.中国海丝旅游城市文化软实力建设研究:比较的视角[J].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2).
[4]林琳.城市公共外交视域下的海丝话语构建[J].泉州师范学院学报,2018(5).
[5]彭志坚.海丝文化的阐释与表现:“一带一路”背景下泉州城市品牌建设路径研究[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
[6]唐澜,吴晋峰.中国入境观光休闲旅游流空间结构与流动特征[J].经济管理,2013(10).
[7]杨丽花,刘娜,白翠玲.京津冀雄旅游经济空间结构研究[J].地理科学,2018(3).
[8]朱海艳,孙根年.陕西省入境旅游与国内旅游空间结构演化比较[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5).
[9]张子昂,黄震方,曹芳东,等.浙江省县域入境旅游时空跃迁特征及驱动机制[J].地理研究,2016(6).
[10]Shih H Y.NetworkCharacteristicsofDriveTourism Destinations:an Applicationof Network Analysisin Tourism [J].Tourism Management,2006(5).
[11]尚雪梅.京津冀区域旅游经济空间结构研究[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
[12]方世敏,祝丹.湖南省城市旅游经济网络的结构演变与角色定位研究[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14(7).
[13]赵慧莎,陈来生.长三角旅游经济空间结构演变及功能定位研究[J].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2).
[14]Scotin,Cooper C,Baggio R.Destination networks:fourAustraliancases[J].AnnalsofTourismResearch,2008(1).
[15]LeeS.H,ChoiJ.Y.Evaluatingspatialcentralityforintegratedtourism managementinruralareasusingGISandnetworkanalysis[J].Tourism Management,2013(1).
[16]于洪雁,李秋雨,梅林,刘继生.社会网络视角下黑龙江省城市旅游经济联系的空间结构和空间发展模式研究[J].地理科学,2015(11).
[17]鄢慧丽,徐帆,熊浩,王强.社会网络视角下海南省旅游经济网络空间特征及定位研究[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2).
[18]刘军.社会网络分析导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19]朱冬芳,陆林,虞虎.基于旅游经济网络视角的长江三角洲都市圈旅游地角色[J].经济地理,2012(4).
[20]王永明,马耀峰,王美霞.中国重点城市入境旅游空间关联网络特征及优化[J].人文地理,20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