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志明.神话资源转化的本质———以傈僳族神话为例[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01):6-11.
 [J].SAMSON,2020,(01):6-11.
点击复制

神话资源转化的本质———以傈僳族神话为例
()
分享到: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ISSN:1006-6977/CN:61-1281/TN]

卷:
期数:
2020年01期
页码:
6-11
栏目:
神话学与神话资源转化研究
出版日期:
2020-01-25

文章信息/Info

文章编号:
1673-1395(2020)01-0006-06
作者:
高志明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北京100875;保山学院人文学院,云南保山678000
关键词:
傈僳族神话资源存在形态转化
分类号:
B932
文献标志码:
A
摘要:
傈僳族神话在21世纪以来有了新的传承形式,其中祭天仪式的复现,使得日月神话有机会以书面形式反哺其他形式,石月亮神话本身既有物象基础又有口头讲述,还有了电子媒介形式,创世纪也将有舞台表演形式。综合傈僳族神话的不同载体形式和形式之间的转化,可以得出神话资源转化的两个途径,可以区分出当代神话的六种存在形态。神话资源的转化,其实质是神话在同一存在形态之下的重述与改编,或在不同存在形态之间的转述与挪用。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法)罗兰·巴特.神话修辞术[M].屠友祥,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
[2]万建中.神话文本的阅读与神话的当代呈现[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6).

相似文献/References:

[1]包媛媛.电子游戏与神话资源创造性转化研究综览[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01):12.
 [J].SAMSON,2020,(01):12.
[2]孙伟伟.虚拟景观中神话资源转化研究———以济南方特东方神画女娲补天项目为例[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05):8.
 [J].SAMSON,2020,(01):8.
[3]孙正国.武汉大禹神话园群雕叙事伦理研究[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06):1.
[4]张歆.神话资源的影像化与意义生产———以1949~1966年中国动画电影为中心的讨论[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03):19.
 [J].SAMSON,2021,(01):19.
[5]杨琼艳.意义空间的互动表达:论神话资源的景观转化[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03):25.
 [J].SAMSON,2021,(01):25.
[6]孙正国.朝向乡村振兴的神话资源价值研究———以“双重漫游者”新乡贤为视角[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06):1.

备注/Memo

备注/Memo:
收稿日期:2019 12 20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遗产旅游与中国神话资源的创造性转化研究”(18BZW177)
作者简介:高志明(1980-),男,河南项城人,讲师,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神话学研究。
更新日期/Last Update: 2020-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