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References:
[1]叶舒宪.中国虎文化图说[J].寻根,2010(3).
[2]汪玢玲.中国虎文化[M].北京:中华书局,2007.
[3]杨阳,林芳,周佳.中国“虎”[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
[4]曹振峰.神虎镇邪[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8.
[5]刘尧汉.中国文明源头新探———道家与彝族虎宇宙观[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5.
[6]王朝晖.从虎图腾到祭虎与忌虎———土家族“虎文化”现象简论[J].民族论坛,1994(2).
[7]林琳.论虎图腾崇拜源流及其对古代政治军事的影响[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3).
[8]王秀薇,孟凡清.北方草原艺术中“虎图腾”形象[J].学术交流,2013(9).
[9]朱德普.傣族的虎图腾[J].民族研究,1995(6).
[10]杨甫旺.古代巴蜀的虎崇拜[J].四川文物,1994(1).
[11]刘尧汉.道家和道教与彝族虎宇宙观(上)[J].贵州民族研究,1984(1).
[12]易谋远.道家和道教之“太一”源于彝族虎宇宙观吗? ———和刘尧汉先生商讨[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1(5).
[13]陈永香,曹晓宏.昆仑神话与西南彝语支民族的虎崇拜[J].青海社会科学,2010(5).
[14]赵宗福.中国月亮神话演化新解———以月虎为主题的考证[J].民间文学论坛,1995(4).
[15]孙正国.中国虎故事的类型研究[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2).
[16]孙正国.人虎缘故事的文化解读[J].荆州师范学院学报,2001(6).
[17]刘守华.中国民间故事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
[18]曹小丰.先秦至隋唐时期小说中化身型虎故事的发展演变[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5).
[19]孙国江.虎伥故事的历史根源[J].北京社会科学,2013(5).
[20]王立,铁晓娜.《聊斋志异·向杲》化虎复仇故事的中印文学渊源[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
[21]高明.晚明江南的尚奇之风与虎故事的编纂[J].民俗研究,2008(1).
[22]黄大宏,张天莉.明陈继儒《虎荟》研究[J].文献,1999(3).
[23]肖远平.苗族“人虎婚”故事的民俗文化分析———以《稚榜嫁虎》为例[J].贵州民族研究,2009(3).
[24]肖远平.生命美学的直觉体验———彝族苗族虎故事审美心理比较探寻[J].贵州民族研究,2008(5).
[25]刘正平.唐五代文言小说虎故事的巫术文化解读[J].宗教学研究,2006(3).
[26]马知遥.中国虎文化探源及民间布老虎生存状况反思[J].艺苑,2012(1).
[27]苑利.韩民族与中国西南彝语支民族虎图腾文化比较[J].民族艺术,1998(2).
[28](韩)安东濬.中国西南少数民族与韩国虎图腾崇拜比较研究[J].任晓礼,译.宗教学研究,2010(4).
[29]汪玢玲.中国虎文化研究[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30]谭达先.务实求新的权威性专著———评汪玢玲著《中国虎文化研究》[J].社会科学战线,2003(3).
[31]潜明兹.中国神话学[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