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张晨.圩的隐性文化交融符号研究[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02):27-31.
 [J].SAMSON,2022,(02):27-31.
点击复制

圩的隐性文化交融符号研究()
分享到: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ISSN:1006-6977/CN:61-1281/TN]

卷:
期数:
2022年02
页码:
27-31
栏目:
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
出版日期:
2022-03-15

文章信息/Info

文章编号:
1673-1395(2022)02-0027-05
作者:
张晨
广西艺术学院人文学院,广西南宁530022
关键词:
圩场文化空间文化交融符号研究
分类号:
C912.4
文献标志码:
A
摘要:
圩是具有非物质形态的文化空间,通过整合历史、神话、传说,以文化空间的形式隐藏交融符号,以惯习方式融合参与者,打破地域、文化的限制,促进跨区域、跨族裔的人际互动,形成多元一体、包容对外的历史传统,呈现理想型、交融型文化形态。民众塑造圩的历史记忆,以积极主动的心态交融他者,最终实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多元交融局面,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地方经验。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姚磊.村落场域中民族文化传承实践及其逻辑———基于广西靖西市旧州村歌圩文化的个案考察[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4).
[2]王林,侯俊云.圩市———古圩镇遗产旅游的“文化符号”[J].社会科学家,2009(4).
[3]熊昌锟.清代民族地区圩市发展中的国家力量———以广西灵川县大圩为中心的探讨[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4).
[4]陈炜.近代右江流域城镇坪市发展与民族经济融合[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7(1).
[5]黄桂秋.中越边境壮族歌圩文化的恢复与重建[J].广西民族研究,2016(5).
[6]钟文典.广西近代圩镇研究[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7]李素娟,贾雯鹤.壮族花婆神话的文学人类学解读[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
[8](法)皮埃尔·布尔迪厄,(美)华康徳.反思社会学导引[M].李猛,李康,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
[9](法)让保罗·萨特.存在与虚无[M].陈宣良,等,译.北京:三联书店,2014.
[10](法)皮埃尔·布尔迪厄.实践感[M].蒋梓骅,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2.
[11](美)霍华德·S.贝克尔.艺术界[M].卢文超,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4.
[12]龙金菊,高鹏怀.民族心态秩序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社会心理路径[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12).
[13]胡惠林.时间与空间文化经济学论纲[J].探索与争鸣,2013(5).
[14](美)理查德·鲍曼.作为表演的口头艺术[M].杨利慧,安德明,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15]李海云.空间、边界与地方民俗传统———潍北东永安村人地关系考察[J].民族艺术,2019(5).
[16](法)皮埃尔·布尔迪厄.实践理论大纲[M].高振华,李思宇,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
[17]郝亚明.民族互嵌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内在逻辑[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3).
[18]雷振扬.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需拓展的三个维度[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6).

相似文献/References:

[1]毛巧晖.微信时代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文化空间与民间文艺的重构[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03):25.
 [J].SAMSON,2017,(02):25.

备注/Memo

备注/Memo:
收稿日期:2021- 12- 02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乡村振兴背景下西江流域圩文化空间的现代利用与创造性转化研究”(21CMZ025);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科研基础能力提升项目“广西节‘圩’文化交融经验研究”(2021KY0455);广西教育科学规划项目“广西‘圩’文化空间中各民族嵌入交融的传统教育经验研究”(2021C341)
作者简介:张晨(1987—),男,黑龙江大庆人,讲师,博士,主要从事圩文化研究
更新日期/Last Update: 2022-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