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邓小羊 白玉帅.乡村文化振兴视域下清明节的传承发展[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02):18-22.
 [J].SAMSON,2020,(02):18-22.
点击复制

乡村文化振兴视域下清明节的传承发展
()
分享到: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ISSN:1006-6977/CN:61-1281/TN]

卷:
期数:
2020年02期
页码:
18-22
栏目:
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
出版日期:
2020-03-25

文章信息/Info

文章编号:
1673-1395(2020)02-0018-05
作者:
邓小羊1 白玉帅2
1.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湖北武汉430064;2.华中师范大学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湖北武汉430079
关键词:
清明节清明文化乡村文化振兴和谐乡村
分类号:
K89
文献标志码:
A
摘要:
清明节拥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文化价值,是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集中表达,展现了中国人慎终追远、孝亲敬祖的优良传统。在吸收改造上巳、寒食节俗的基础上,受市民经济、宗族文化、礼乐思想等因素的影响,清明在南宋作为独立性节日正式形成。在乡村文化振兴背景下,应充分发挥清明节的社会功用,继承清明扫墓、踏青的节俗,根据时代的变迁融入新的节俗,形成新的清明文化;将清明节庆与乡村旅游融合,赋予其新的时代内容,更好地服务于乡村文化振兴。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刘伯根,华景杭.中华传统文化大观[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
[2]杨琳.中国传统节日文化[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0.
[3]张勃.清明作为独立节日在唐代的兴起[J].民俗研究,2007(1).
[4]朱志平.从节气到节日:“清明”节日化的时间及其历史逻辑[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5).
[5]黄怀信,等.逸周书汇校集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6]沈约.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4.
[7]陶思炎.风俗探幽[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5.
[8](法)葛兰言.中国古代的祭礼与歌谣[M].赵丙样,张宏明,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9]孙通海,王海燕.全唐诗[M].北京:中华书局,1999.
[10]宗懔.荆楚岁时记[M].宋金龙,校注.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7.
[11]范晔.后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3.
[12]全唐诗(第385卷)[M].北京:中华书局,1960.
[13]王溥.唐会要[M].北京:中华书局,1985

备注/Memo

备注/Memo:
收稿日期:2020 02 22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特别委托项目“中国节日志”(JRZ2012018)
第一作者简介:邓小羊(1962-),男,湖北天门人,研究馆员,主要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研究。
更新日期/Last Update: 2020-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