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张静.从文本学角度看非遗申报书的问题与价值———以黄陂木兰传说为例[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05):43-48.
 [J].SAMSON,2020,(05):43-48.
点击复制

从文本学角度看非遗申报书的问题与价值
———以黄陂木兰传说为例
()
分享到: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ISSN:1006-6977/CN:61-1281/TN]

卷:
期数:
2020年05期
页码:
43-48
栏目:
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
出版日期:
2020-09-25

文章信息/Info

文章编号:
1673-1395(2020)05-0043-06
作者:
张静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湖北武汉430079
关键词:
木兰传说文本非遗申报
分类号:
G122
文献标志码:
A
摘要: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形成了一套完整机制,其中,申报环节成为一种模式化的操作,撰写书表现为文本的生产过程。从民间文学文本学角度出发,以黄陂木兰传说为例,将黄陂木兰传说申报国家级非遗报告中的基本内容视为文本,在传说的文本谱系中梳理申报书的文本来源,考察其建构的过程、方法和影响,有助于反思非遗申报书撰写中的普遍问题以及民俗学者在非遗保护工作中的角色和作用。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翟风俭.从“草根”到“国家文化符号”———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命运之转变[J].艺术评论,2007(6).
[2]宣炳善.非遗话语知识生产的中国语境[J].中原文化研究,2014(3).
[3]王尧.新编的地方主流性传说之研究———以湖南永州的尧舜传说为中心[J].民间文化论坛,2012(6).
[4]陈泳超.倡立民间文学的“文本学”[J].民族文学研究,2013(5).
[5]镠钺.杜牧传·杜牧年谱[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
[6]杜有源.西陵轶事[M].北京:解放军文艺出版社,2006.
[7]木兰传说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文本[A].蒋红瑶.木兰文化新论[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7.
[8]梅莉.黄陂木兰山考论[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6).
[9]阮润学.黄陂境内古木兰县址的探索[A].蒋红瑶.木兰文化新论[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7.
[10]黄锂.千秋木兰家国情[J].武汉文史资料,2000(11).
[11]达世安.汉孝烈将军记[A].黄灿章,李绍义.花木兰考[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
[12]李冗,张读.独异志宣室志[M].北京:中华书局,1983.
[13]马俊华,张存元.关于元代《孝烈将军祠像辨正记》碑文断句和注释[A].马俊华.巾帼英雄花木兰[M].香港:天马图书有限公司,2000.
[14]陈元生.木兰传说[M].武汉:武汉出版社,2014.
[15]梅莉.明清以来湖北武汉木兰山真武信仰[J].全真道研究,2011(2).
[16]张静.道教与黄陂木兰传说[J].文化遗产,2014(5).
[17]刘锡诚.“非遗时代”的民间文学及其保护问题[J].民间文化论坛,2013(5).
[18]刘锡诚.反思与进言:聚焦非遗名录之民间文学[J].西北民族研究,2014(1).
[19]彭兆荣.遗产学与遗产运动:表述与制造[J].文艺研究,2008(2).

备注/Memo

备注/Memo:
收稿日期:2020 06 10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木兰传说的时空流动和当代转化研究”(19YJCZH248)
作者简介:张静(1980-),女,湖北武汉人,讲师,博士,主要从事民间文学研究。
更新日期/Last Update: 202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