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刘玉成 田新娜.长江经济带人才共享收入效应研究[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05):89-96.
 [J].SAMSON,2022,(05):89-96.
点击复制

长江经济带人才共享收入效应研究()
分享到: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ISSN:1006-6977/CN:61-1281/TN]

卷:
期数:
2022年05
页码:
89-96
栏目:
长江经济带发展研究
出版日期:
2022-09-15

文章信息/Info

文章编号:
1673-1395(2022)05-0089-08
作者:
刘玉成12 田新娜2
1.长江大学 长江经济带发展研究院,湖北 荆州 434023;2.长江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湖北 荆州 434023
关键词:
人才共享收入效应长江经济带倾向得分匹配
分类号:
F061. 5
文献标志码:
A
摘要:
基于 CFPS个人调查数据中的长江经济带样本,运用倾向得分匹配方法(PSM)构建反事实框架,再利用 Logit模型估计倾向概率、利用多种匹配法估计平均处理效应,实证研究长江经济带人才共享对人才收入的影响效应,并检验了收入效应的区域异质性和收入水平异质性。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人才共享对人才收入具有显著的增收效应;长江经济带人才共享的收入效应具有区域异质性,其中上游、中游地区增收效应比全样本更显著,而下游地区并不显著;长江经济带人才共享的增收效应具有收入水平异质性,高收入人群增收效应更显著,而中低收入人群并不显著。因此,在全民共建共享背景下,应进一步推动人才共享以促进人才增收,由此提升长江经济带的人才福利效应。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王家宝,满赛赛,敦帅,等.基于分享经济与零工经济双重视角的企业创新用工模式构建研究[J].管理现代化,2020(5).
[2]何琪.长三角人才共享透析[J].中国人才,2006(23).
[3]宋成一,刘盈盈.国内人才共享研究述评[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3).
[4]张薇薇,赵静杰.协同创新中人才资源共享模式与创新绩效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19(5).
[5]高兆刚.基于组织间合作的科技人才共享模式选择研究[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0(5).
[6]何琪.区域人才共享:问题与对策[J].现代管理科学,2012(3).
[7]李梅芳,齐阳阳,王梦婷,等.知识技能型共享经济平台活跃度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理研究[J].研究与发展管理,2019(3).
[8]洪志娟,王筱纶.技能型共享经济买方个人信息披露、服务商信号释义及响应行为研究[J].南开管理评论,2021(3).
[9]刘肇民,池 重.人 才 共 享 中 的 科 技 企 业 合 作 研 发 风 险 规 避 研 究[J].科学管理研究,2018(4).
[10]TanZ M,AggarwalN,CowlsJ,etal.Theethicaldebateaboutthegigeconomy:Areviewandcriticalanalysis[J].TechnologyinSociety,2021(3).
[11]Hu Kevin,FuFeng.Evolutionarydynamicsofgigeconomylaborstrategiesundertechnology,policyandmarketinfluence[J].Games,2021(2).
[12]胡放之,邵继红.推动零工经济发展 促进多渠道灵活就业[J].理论月刊,2020(10).
[13]任洲鸿,王月霞.共享经济下劳动关系的政治经济学分析———以滴滴司机与共享平台的劳动关系为例[J].当代经济研究,2019(3).
[14]谢富胜,吴越.零工经济是一种劳资双赢的新型用工关系吗[J].经济学家,2019(6).
[15]胡荣华,李晓燕,谢嫚.广东城镇女性灵活就业状况的调查与思考[J].妇女研究论丛,2003(S1).
[16]黎淑秀,许昌秀.全职型平台经济灵活就业青年的就业状况研究[J].青年探索,2020(6).
[17]ShevchukAndrey,StrebkovDenis,TyulyupoAlexey.Alwaysonacrosstimezones:Invisibleschedulesintheonlinegigeconomy[J].NewTechnology,WorkandEmployment,2021(1).
[18]郑祁,杨伟国.零工经济前沿研究述评[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9(5).
[19]蔡宁伟,张丽华.新零工经济的优势与劣势———基于用工时间、内容、流程、收入、体验和发展等多维度思考[J].中国劳动,2021(2).
[20]叶杰,徐越倩.教育水平对个人收入影响机制的再考察———基于教育的传递社会规范功能的研究路径[J].复旦教育论坛,2019(4).
[21]刘润芳,施金桥.教育不平等、健康不平等的测度及其对居民家庭收入的影响[J].统计与决策,2021(21).
[22]王云多.教育水平差别对个人收入分配的影响———基于部分省市问卷调查的实证分析[J].现代教育管理,2010(2).
[23]董良.教育、工作经验与家庭背景对居民收入的影响———对明瑟方程和“布劳 邓肯”模型的综合[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16(4).
[24]董延芳,杨泽冰,罗长福.基于生活水平的教育回报性别差异及其变化研究———婚姻教育匹配模式转变角度的解析[J].学习与实践,2021(10).
[25]方颖,蓝嘉俊,杨阳.性别身份认同对女性劳动供给和家庭收入结构的影 响———教 育 与 城 乡 差 异 的 视 角 [J].经 济 学 (季 刊),2021(5).
[26]赵晨,薛晔,牛冲槐,等.我国科技人才空间聚集及时空异质性研究[J].统计与决策,2020(14).
[27]李琴,谢治.青年流动人才空间分布及居留意愿影响因素———基于2017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J].经济地理,2020(9).

备注/Memo

备注/Memo:
收稿日期:2022 -06 -29
基金项目:湖北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区域协同视角下长江经济带人才共享的福利效应与协调机制研究”(20Y033);长江大学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科技资源共享促进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路径与政策研究”(2021csz01)
第一作者简介:刘玉成(1970-),男,湖北荆门人,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劳动经济与产业经济研究。
通信作者:田新娜(1997-),女,河南安阳人,主要从事产业经济研究,E-mail:fei2785239@qq.com。
更新日期/Last Update: 2022-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