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丁萌.本体阐释、实体转换与文化消费———九尾狐的当代神话建构[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04):7-12.
 [J].SAMSON,2021,(04):7-12.
点击复制

本体阐释、实体转换与文化消费
———九尾狐的当代神话建构
()
分享到: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ISSN:1006-6977/CN:61-1281/TN]

卷:
期数:
2021年04期
页码:
7-12
栏目:
神话学与神话资源转化研究
出版日期:
2021-07-25

文章信息/Info

文章编号:
1673-1395 (2021)04-0013-07
作者:
丁萌
华中师范大学 文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9
关键词:
九尾狐本体转换消费反思
分类号:
B932
文献标志码:
A
摘要:
九尾狐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异兽,既包孕太平盛世、子孙繁息的瑞兆,又氤氲狐妖媚精、淫乱动荡的邪气。正是九尾狐邪瑞并存的双面特质与丰富涵义,为神话的当代转换提供了资源与动力,成为神话现代转换进程中的典型案例。九尾狐的当代神话建构需经历如下步骤:首先,追本溯源,认清九尾狐本体形象而不致偏离本体;其次,典型分析,试析神话形象向实体形象转换的典型案例,对转换路径、转换形态与大众接受进行多维考量;最后,消费量化,在资源转换为资本的文化消费过程中,总结九尾狐之于文化消费层面的经验与不足。九尾狐的当代神话建构是对神话资源如何实现当代转换的思考,亦是神话迈向良性文化产业的评估反思。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李建国.中国狐文化[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
[2]赵识.秦汉时期九尾狐画像砖的图像学研究[J].地域文化研究,2021(2).
[3]戴璐.汉代艺术中的九尾狐形象研究[J].民族艺术,2013(3).
[4]袁珂.山海经校注[M].成都:巴蜀书社,1992.
[5]冯梦龙.太平广记钞(第4册)[M].孙大鹏,点校.武汉:崇文书局,2019.
[6]王守亮.唐前瑞狐文化的演变与兴衰[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2013(1).
[7]李淼.从瑞兽到精怪———浅析九尾狐地位更迭的原因[J].文教资料,2011(36).
[8]许净瞳.论古典文献中九尾狐形象之流变[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
[9]徐瑞.中国古代九尾狐形象流变研究[D].山东大学,2020.
[10]徐丽丽.中日古典文学作品中的狐意象研究[D].吉林大学,2015.
[11]叶农.左传注译(下)[M].广州:花城出版社,2007.
[12]赵宗乙.淮南子译注[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
[13]黄怀信,张懋镕,田旭东.逸周书汇校集注(下)[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14]袁珂.山海经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15]周生春.吴越春秋辑校汇考[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16]孙诒让.墨子间诂[M].孙以楷,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6.
[17]王守亮.九尾白狐与禹娶涂山女神话[J].阅江学刊,2013(5).

备注/Memo

备注/Memo:
收稿日期:2021 -06 -01
基金项目: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大委托课题“中华创世神话田野编———盘古开天、伏羲女娲、神龙生人、白虎生人篇”(2017WSH003)
作者简介:丁萌(1994-),男,河南漯河人,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民间文学、文创产业与比较文学研究。
更新日期/Last Update: 2021-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