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李诚.楚辞论稿[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2]彭安湘.扑朔迷离,从屈骚之诗性而起[J].博览群书,2020(6).
[3]唐晓峰.从混沌到秩序[M].北京:中华书局,2010.
[4]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59.
[5]葛兆光.中国思想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6]俞伟超.含山凌家滩玉器反映的信仰状况[A].俞伟超.古史的考古学探究[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2.
[7]饶宗颐.未有文字之前表示方位与数理关系的玉版[J].文物研究,1990(6).
[8]葛兆光.思想的另一种形式的历史[J].读书,1992(9).
[9]李零.中国古代地理的大视野[A].唐晓峰,李零.九州[M](第1辑),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7.
[10](美)普雷斯顿·詹姆斯.地理学思想史[M].李旭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11]崔富章,李大明.楚辞集校集释[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
[12]赵敏俐.屈原职务与其创作之关系[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19(5).
[13]赵逵夫.屈原与他的时代[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
[14]蒋骥.山带阁注楚辞[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9.
[15]李炳海.《天问》风物板块取材的西倾倾向[J].中国诗歌研究,2015(1).
[16]姜亮夫.楚辞今绎讲录[M].北京:北京出版社,1981.
[17](芬兰)贝尔(PaulA.Bell),等.环境心理学[M].聂筱秋,胡中凡,译.台北:桂冠出版社,2003.
[18]李炳海.《离骚》抒情主人公神游方位、样态及表现手法考论[J].山西师大学报,2010(5).
[19]姜亮夫.楚辞通故[M](第一辑)[M].昆明:云南出版社,2002.
[20](德)恩斯特·卡西尔.神话思维[M].黄龙保,周振远,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
[21]李紫琳.诗意地栖居:《楚辞》中的空间感与身体感[D].台湾国立东华大学,2007.
[22](德)W·顾彬.中国文人的自然观[M].马树德,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
[23]陶文鹏,韦凤娟.灵境诗心———中国古代山水诗史[M].南京:凤凰出版社,2004.
[24]周建忠,王佳.论《离骚》中三处神话建筑的文化象征意义[J].江海学刊,2010(5).
[25]何新文,彭安湘.离去现实忧患、解脱生命痛苦———关于屈原《离骚》诗题与诗意的重新解读[J].江汉论坛,2019(6).
[26](德)马丁·海德格尔.人,诗意地栖居[M].郜元宝,译.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27]朱熹.楚辞集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
[28]黄灵庚.《离骚》:生与死的交响曲[J].中国诗歌研究,2004(1).
[29]叶舒宪.西方文化寻根的“原始情结———从《作为哲学家的原始人》到《原始人的挑战》[J].文艺理论与批评,2002(5).
[30]印志远.论《楚辞章句》中的三种昆仑模型[J].扬州大学学报,2018(3).
[31](日)渡辺信一郎.中国古代的王权与天下秩序[M].徐冲,译.北京:中华书局,2008.
[32]王应麟.诗考·地理考[M].北京:中华书局,2011.
[33]潘朝阳.心灵·空间·环境:人文主义的地理思想[M].台北:五南图书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5.
[34]彭安湘,高爱华.“空间的艺术”:汉赋空间叙事的演进、类型及其美学特征[J].辽东学院学报,20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