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仲雷,田源.传统诗学内化与诗歌史想象——史美钧的新诗批评理论[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04):40-46.
点击复制

传统诗学内化与诗歌史想象——史美钧的新诗批评理论()
分享到: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ISSN:1006-6977/CN:61-1281/TN]

卷:
期数:
2024年04
页码:
40-46
栏目:
中国诗学研究
出版日期:
2024-07-15

文章信息/Info

文章编号:
1673-1395(2024)04-0040-07
作者:
仲雷1田源2
(1.东莞理工学院 教育学院,广东 东莞 523808;2.四川美术学院 通识学院,重庆 401331)
关键词:
史美钧传统诗学新诗批评知识教育诗歌史
分类号:
I207.2
文献标志码:
A
摘要:
史美钧是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上海文坛比较活跃的作家,创作了大量的小说、诗歌、散文与文艺评论,但在后来的文学研究里,一直处在寂寂无名的状态,被今天的读者所遗忘。通过挖掘民国时期的文献资料发现,史美钧发表过一系列新诗评论文章,既有对重要诗人的长篇专论,也有对中国新诗发展的总体概述,具有一定的述史倾向。史美钧的新诗理论与批评实践延续了传统诗学的言志缘情与诗教思想,并依据时代精神进行全新的现代阐释,彰显诗歌思想的纯粹性、新诗知识的教育性与诗形结构的统一性,丰富了现代诗学的审美内涵。重新发现史美钧新诗批评的理论价值,可以扩大中国现代诗歌批评理论的知识谱系。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龙泉明.中国新诗的现代性[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

[2]高穆.近二十年中国新诗概观[J].大学生,1945(2).

[3]史美钧.现代中国译诗概观[J].胜流,1948(8).

[4]潘颂德.中国现代新诗理论批评史[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2.

[5]史美钧.臧克家记[A].衍华集(下卷)[C].杭州:现代社,1948.

[6]高穆.孔子哲学与中国文化[J].政治月刊,1945(4).

[7]史美钧.王独清论[J].中国文艺,1940(3).

[8]史美钧.路易士记[A].衍华集(下卷)[C].杭州:现代社,1948.

[9]高穆.徐志摩论[J].小说月报,1944(40).

[10]史美钧.中国固有教学精神述评[J].浙江教育,1940(5).

[11]史美钧.戏剧教育之昨日今日与明日[J].浙江教育,1940(12).

[12]方长安.中国诗教传统的现代转化及其当代传承[J].中国社会科学,2019(6).

[13]一行.论诗教[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14]萧华荣.中国古典诗学理论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15]史美钧.怎样习作文艺[M].上海:中国图书编译馆,1940.

[16]史美钧.文章解剖与文艺研究[J].浙江教育,1940(11).

[17]邹啸.最近文坛一瞥[J].青年界,1935(3).

[18]方长安.中国新诗史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

[19]许道明.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新编[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20]高穆.于赓虞论[J].小说月报,1944(43).

[21]史美钧.朱湘论[J].青年界,1936(4).

[22]史美钧.卞之琳论[J].中国文艺,1940(2).

备注/Memo

备注/Memo:
收稿日期:20240316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读者批评与‘颓废’诗学建构研究(1920-1940年代)” (19CZW037);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巴渝学者计划青年学者项目(YS2022063)
第一作者简介:仲雷(1981-),男,黑龙江牡丹江人,讲师,博士,主要从事中国新诗研究。
更新日期/Last Update: 2024-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