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李臣 门世豪 郭桂村.新时代中国武术文化承传创新的路径选择[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06):110-116.
点击复制

新时代中国武术文化承传创新的路径选择
()
分享到: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ISSN:1006-6977/CN:61-1281/TN]

卷:
期数:
2020年06期
页码:
110-116
栏目:
传媒研究
出版日期:
2020-11-25

文章信息/Info

文章编号:
1673-1395(2020)06-0110-07
作者:
李臣1 门世豪1 郭桂村12
1.长江大学教育与体育学院,湖北荆州434023;2.西安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陕西西安710049
关键词:
新时代武术文化文化自信承传创新路径选择
分类号:
G852
文献标志码:
A
摘要:
采用文献资料、文本分析和头脑风暴等研究方法,运用文化学、社会学和传播学等多学科理论知识,以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国家意志为引领,对新时代中国武术文化承传创新的历史机遇、责任担当和实现路径进行了理性解读与设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历史机遇,促使当下中国武术文化的承传创新,应当凸显理性表达多元化的武术发展问题、全景呈现普适性的武术文化价值、精准营造平台化的武术生存场域等责任担当,才能有序开启深入认知作为文化资源的中国武术、自觉内省中国武术文化的核心价值、适时转变中国武术文化的发展理念、自信创新中国武术文化的表现形式等与时俱进的四位一体创新路径。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新华社.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N].人民日报,2017-01-26(6).
[2]新华社.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N].光明日报,2017-10-19(3).
[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
[4]魏莉.跨越式发展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6.
[5]《人民论坛·学术前沿》编辑部.中国文化的根基与灵魂[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3(5).
[6]全国体育院校教材委员会.武术理论基础[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
[7]田学斌.文化的力量[M].北京:新华出版社,2015.
[8]史焕翔.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J].红旗文稿,2018(12).
[9]张洋.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更好完成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使命任务[N].人民日报,2018-08-23(1).
[10]李臣.新时代中国武术要更好地“走出去”[N].中国文化报,2018-05-11(3).
[11]王岗,潘冬法,包磊.中国武术的当代势力[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9(5).
[12]金涛,李臣.互联网时代中国武术“走出去”的路径审视与思考[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8(4).
[13]林克明,赵聂.大学体育文化学[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3.
[14]陈晴.对当代中国武术发展的思考[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18(2).
[15]丛中笑.新时代校外教育应构建三个平台[N].中国教育报,2018-01-17(2).
[16]李臣,王岗.从文化自觉看中国武术国际传播[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03-06(5).
[17]李臣,赵连文.互联网时代中国武术“走出去”的现实困境与路径选择[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7(11).
[18]张涛,曹丹.以文明范式认识武术整体入奥后的文化缺失与质变[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7(1).
[19]王岗,李卓嘉,雷学会.对中国武术文化资源产业转化的理论思考[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6(6).
[20]张延兴,岳晓华,董佳兰.中国文化产业概论[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5.
[21]刘俊骧.武术文化与修身[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
[22]宋丽.中国武术发展的困境与文化认同问题[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8,22(5).
[23]李臣.新时代中国武术文化“走出去”的使命担当[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02-26(6).
[24]金新主.冲和粹雅卢禹舜的艺术之味[M].北京:荣宝斋出版社,2012.
[25]费孝通.论人类学与文化自觉[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
[26]何明星.向世界讲述中国神话[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9-12-26(7).
[27]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2011-10-26(1).
[28]李克强.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EB/OL].http://www.gov.cn/zhuanti/2018lh/2018zfgzbg/zfgzbg.htm.
[29]旷文楠,等.中国武术文化概论[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0.
[30]丁立群.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N].光明日报,2011-11-24(2).
[31]蒋金锵.文化自信:中国自信的本质[N].光明日报,2016-10-26(13).
[32]云杉.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对繁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思考(中)[J].红旗文稿,2010(16).
[33]林剑.论文化创新与创新文化[J].江汉论坛,2017(6).
[34]云杉.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对繁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思考(下)[J].红旗文稿,2010(17).
[35]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
[36]韩烈文.刘熙载《艺概》研究[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

相似文献/References:

[1]梁爱蕴.新时代城镇化背景下农村社会公德保障机制建设[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03):85.
 [J].SAMSON,2018,(06):85.
[2]刘陶.新时代长江流域水生态保护与修复研究[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05):60.
 [J].SAMSON,2018,(06):60.
[3]伍廉松 田双双.新时代荆州红色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研究[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02):71.
 [J].SAMSON,2019,(06):71.
[4]翟伟希.习近平建设美丽中国思想研究[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02):88.
 [J].SAMSON,2019,(06):88.
[5]王继云 姚海燕.论文化自信及其面临的机遇、挑战与策略[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05):108.
 [J].SAMSON,2019,(06):108.
[6]占燕 吴淑娟.新时代大学德育实现路径探析[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06):85.
 [J].SAMSON,2019,(06):85.
[7]乔小明.新时代我国期货市场发展的制度创新[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03):120.
 [J].SAMSON,2020,(06):120.
[8]肖慧.新时代社区志愿服务助力社会治理的困境与出路———基于28个社区的调查分析[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04):100.
 [J].SAMSON,2020,(06):100.
[9]刘小燕 李斌雄.新时代文化建设的原创性思想、变革性实践和突破性进展[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01):121.
 [J].SAMSON,2022,(06):121.
[10]蒋怀柳刘世勇李海涵.新时代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三个向度[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01):120.

备注/Memo

备注/Memo:
收稿日期:2020-05-02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国武术深度国际化传播研究”(17ATY011)
第一作者简介:李臣(1980-),男,河南南阳人,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楚天学者,主要从事武术文化传播研究。
更新日期/Last Update: 2021-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