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References:
[1](美)张春树,(美)骆雪伦.明清时代之社会经济巨变与新文化:李渔时代的社会与文化及其“现代性”[M].王湘云,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2]梁启超.历史与人种之关系(续悬谈一)[N].新民丛报第十四号,1902-07-15.
[3]王梦曾.中国文学史[M].上海:商务印书馆,1914.
[4]曾毅.中国文学史[M].上海:泰东图书局,1915.
[5]胡志毅.“五四”新文学的神话意识及其流变[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2(3).
[6]鲁迅.中国小说史略[M].上海:鲁迅全集出版社,1947.
[7]北京鲁迅博物馆.苦雨斋文丛:周作人卷[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9.
[8]刘锡诚.黄石:一个被隐没的民俗学家[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02-20(8).
[9]谢六逸.海外传说集[M].上海:世界书局,1929.
[10]谢六逸.伊利亚特的故事[M].上海:开明书店,1930.
[11]谢六逸.小朋友文艺[M].北京:北新书局,1932.
[12]谢六逸.世界文学[M].上海:世界书局,1935.
[13]玄珠(茅盾).中国神话研究ABC[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29.
[14]茅盾.神话杂论[M].上海:世界书局,1929.
[15]茅盾.北欧神话ABC[M].上海:ABC丛书社,1930.
[16]赵景深.童话学ABC[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29.
[17]郑振铎.希腊神话[M].上海:生活书店,1935.
[18]林惠祥.神话论[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3.
[19]沈赓虞.新儿童的世界神话[M].上海:广益书局,1932.
[20]闻一多.神话与诗[M].北京:中华书局,1956.
[21]顾颉刚.我们怎样写作通俗读物[J].抗战文艺,1938(8).
[22]刘大杰.中国文学发展史[M].北京:中华书局,1962.
[23]刘大杰.中国文学发展史[M].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
[24]张紫晨.民间文学知识讲话[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63.
[25]钟敬文.新中国学术史上富有意义的一页———纪念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创立40周年[J].群言,1990(8).
[26]毛巧晖.郝苏民与新中国民间文艺:“在场者”的历史表述[J].民族文学研究,2020(4).
[27]施爱东.“概论教育”与“概论思维”[J].西北民族研究,2004(1).
[28]贾芝.播谷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
[29]钟敬文.民间文学概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
[30]乌丙安.民间文学概论[M].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80.
[31]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研究部.民间文学论丛[C].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1.
[32]袁珂.我和神话[N].人民日报,1983-09-06(8).
[33]袁珂.中国神话传说[M].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4.
[34]谭达先.中国神话研究[M].香港:商务印书馆香港分馆,1980.
[35]刀兴平,岩温扁,等.兰嘎西贺(傣族神话叙事长诗)[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1.
[36]刘魁立,等.神话新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
[37]徐君慧.为孩子们改写的中国古神话[M].北京:北京出版社,1981.
[38]郑孝时.第一个女神:中国古代神话新编[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1.
[39]秦家华.把神话研究推向深入———昆明神话讨论会综述[J].山茶,1984(5).
[40]刘锡诚.发展我国自己的民间文学理论[J].民间文学,1984(7).
[41]袁珂.中国神话(第一集)[C].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
[42]陶阳.《民间文学论坛》的创刊及其成长[J].民间文化论坛,2012(5).
[43]本刊编辑部.努力办好中国民间文学刊授大学[J].民间文学论坛,1985(2).
[44]首届“银河奖”获奖名单[J].民间文学论坛,1986(2).
[45]贺学君.关于近年来的神话研究[A].刘魁立,等.神话新论[C].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
[46]毛巧晖.新中国民间文学研究七十年[J].东方论坛,2019(4).
[47]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神话新探[C].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6.
[48]谷德明.中国少数民族神话[M].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
[49]毛巧晖.民族国家与文化遗产的共构———1949—1966年中国少数民族神话研究[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1).
[50](苏联)M.H.鲍特文尼特,等.神话辞典[M].黄鸿森,温乃铮,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
[51]黄鸿森.神话辞典[N].人民日报,1986-05-07(8).
[52](英)马林诺夫斯基.巫术科学宗教与神话[M].李安宅,译.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6.
[53]傅信.马氏和《巫术、科学、宗教与神话》[N].人民日报,1989-04-20(8).
[54](英)艾兰.龟之谜———商代神话、祭祀、艺术和宇宙观研究[M].汪涛,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2.
[55]陈连山.《龟之谜》与神话研究[N].人民日报,1993-11-19(8).
[56](美)张光直.美术、神话与祭祀———通往古代中国政治权威的途径[M].郭净,陈星,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88.
[57](德)恩斯特·卡西尔.语言与神话[M].于晓,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88.
[58](苏联)梅列金斯基.神话的诗学[M].魏庆征,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
[59](美)戴维·利明,埃德温·贝尔德.神话学[M].李培茱,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
[60]叶舒宪.神话—原型批评[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
[61]叶舒宪.结构主义神话学[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
[62](日)大林太良.神话学入门[M].林相泰,贾福水,译.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9.
[63](德)缪勒.比较神话学[M].金泽,译.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9.
[64](美)约翰·维克雷.神话与文学[M].潘国庆,等,译.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5.
[65]沈松侨.我以我血荐轩辕———黄帝神话与晚清的国族建构[J].台湾社会研究,199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