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林继富.文化赋能: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融合发展研究[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04):29-35.
 [J].SAMSON,2023,(04):29-35.
点击复制

文化赋能: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融合发展研究()
分享到: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ISSN:1006-6977/CN:61-1281/TN]

卷:
期数:
2023年04
页码:
29-35
栏目:
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
出版日期:
2023-07-15

文章信息/Info

文章编号:
1673-1395(2023)04-0029-07
作者:
林继富
中央民族大学 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北京 100081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融合传承发展
分类号:
G122
文献标志码:
A
摘要: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民族重要的旅游资源,旅游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手段,旅游作用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生产,可以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机活力。旅游过程实现游客与旅游目的地居民生活互动融合和多民族生活交往交流,满足民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彰显中华民族共同价值观念和思想情感。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表现为游客差异化体验、旅游空间生产和产品形塑,包含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社区民众、政府和社会力量的交互作用,能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化实践品质。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融合发展,提升了旅游文化内涵,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活”起来开辟了道路。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 五 届 会 员 代 表 大 会 开 幕 会 上 的 讲 话 [N].人 民 日 报,2014-09-25(001).
[2]习近平.在会见第七届世界华侨华人社团联谊大会代表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6-07(001).
[3]王丹.非物质文化遗产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价值逻辑与实践路径[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5).
[4]林继富.民间叙事与非物质文化遗产[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12.
[5]文化和旅游部关于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通 知 [EB/OL].http://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3-02/22/content_5742727.htm.
[6](印度)AnanyaBhattacharya.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业相连以赋权社区[J].沈燕,彭牧,译.西北民族研究,2016(4).
[7]张机,徐红罡.民族旅游中的主客互动研究:基于符号互动论视角[J].思想战线,2012(3).
[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9]渠敬东.缺席与断裂:有关失范的社会学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7.
[10]林继富.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的动力机制———基于“空间生产”视角的讨论 [J].中 央 民 族 大 学 学 报 (哲 学 社 会 科 学 版),2021(4).
[11](德)海德格尔.海德格尔选集[M].孙周兴,译.上海:三联书店,1996.
[12](法)列维-斯特劳斯.野性的思维[M].李幼蒸,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
[13](德)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M].陈嘉映,王庆节,译.北京:三联书店,2006.
[14](美)温迪·J.达比.风景与认同:英国民族与阶级地理[M].张箭飞,赵红英,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1.
[15](英)贝拉·迪克斯.被展示的文化———当代“可参观性”的生产[M].冯悦,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16](美)乔伊斯·阿普尔比,林恩·亨特,玛格丽特·雅各布.历史的真相[M].刘北成,薛绚,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
[17](美)桑德拉·哈丁.科学的文化多元性———后殖民主义、女性主义和认识论[M].夏 侯 炳,谭 兆 民,译.南 昌:江 西 教 育 出 版 社,2002.
[18]盛晓明.地方性知识的构造[J].哲学研究,2000(12).
[19](德)马克斯·舍勒.知识社会学问题[M].艾彦,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
[20]林继富.非物质文化遗产“经典化”的可能性[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5).

相似文献/References:

[1]毛巧晖.微信时代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文化空间与民间文艺的重构[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03):25.
 [J].SAMSON,2017,(04):25.
[2]王宪昭.少数民族创世神话史诗的非遗功能———以瑶族布努支系《密洛陀》为例[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04):14.
 WangXianzhao.TheFunctionofIntangibleCulturalHeritageoftheMinorityNationalities’theEpicofCreationMyth———TakingMiluotuoofYaoNationality’sBunuasanExample[J].SAMSON,2017,(04):14.
[3]周建民 庄桂成.建国初期武汉皮影发展状况及其启示[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04):21.
 [J].SAMSON,2017,(04):21.
[4]沈思涵.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域下节庆文化传承发现研究———以湖北省秭归县端午节为例[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03):27.
 [J].SAMSON,2018,(04):27.
[5]纪明明.文化产业视角下我国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研究[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04):13.
 [J].SAMSON,2019,(04):13.
[6]马瑄.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资源共享的困局与出路[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04):27.
 [J].SAMSON,2020,(04):27.
[7]周雨城 陈露.科技助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研究———以孝感雕花剪纸为例[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04):33.
 [J].SAMSON,2020,(04):33.
[8]张文鲜 张兵 张洪芝.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思政课教学路径探析———以重庆工商职业学院为例[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06):35.
[9]杨红 张天慧.大运河非遗活态传承利用杭州拱墅段经验[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01):24.
 [J].SAMSON,2021,(04):24.
[10]林凤春.非遗节庆的当代演变与创新发展———以广西宾阳炮龙节为例[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01):29.
 [J].SAMSON,2021,(04):29.

备注/Memo

备注/Memo:
收稿日期:2023- 01- 08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基因赓续与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研究”(22BMZ075)
作者简介:林继富(1963—),男,湖北麻城人,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民俗学、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
更新日期/Last Update: 2023-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