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马瑄.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资源共享的困局与出路[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04):27-32.
 [J].SAMSON,2020,(04):27-32.
点击复制

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资源共享的困局与出路
()
分享到: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ISSN:1006-6977/CN:61-1281/TN]

卷:
期数:
2020年04期
页码:
27-32
栏目:
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
出版日期:
2020-06-25

文章信息/Info

文章编号:
1673-1395(2020)04-0027-06
作者:
马瑄
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湖北武汉430064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资源共享
分类号:
G122
文献标志码:
A
摘要:
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社会、经济、文创、研究诸方面越来越受到重视,非遗档案资源共享成为全社会越来越急切的需求。灰色文献的广泛分布,导致非遗档案资源存在大量共享盲区;非遗档案资源共享与知识产权保护之间的矛盾、非遗档案数字化的工作难度及人才经费的欠缺、非遗档案数字化技术标准缺失以及非遗保护相关机构间缺乏对话机制,也是阻碍非遗档案资源共享的重要因素。非遗档案资源共享应明确和细化非遗档案资源的知识产权,政府加大非遗档案资源建设投入,出台非遗档案资源数字化标准。建立多途径多层次非遗资源共享格局,包括网络共享与传统查阅方式并存的多形态格局、免费与有偿相结合的非遗档案分级共享制度、不同资源持有机构的共享责任分级制度等。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EB/OL].http://www.gov.cn/flfg/2011-02/25/content_1857449.htm.
[2]周耀林,戴旸,程齐凯.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管理理论与实践[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3.
[3]全国艺术科学规划历年立项课题汇编(2013~2018)[EB/OL].https://yskx.mct.gov.cn/index/more/toDetail? no=9.
[4]王学文.构筑中国节日记忆———写在《中国节日志》第一批成果出版之际[J].节日研究,2014(1).
[5]文化和旅游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重大社科工程[EB/OL].http://www.cefla.org/project/history.
[6]湖北省文化厅.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报告[R].2009.
[7]罗微,张勍倩.2018年度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研究报告[EB/OL].http://www.ihchina.cn/luntan_details/18850.html.
[8]2019年度抖音数据报告[EB/OL].https://mp.weixin.qq.com/s/EYhBdUICsG1NaYC1b8AwoA.
[9]上海包畹蓉京剧艺术博物馆[EB/OL].http://www.sh-aiguo.gov.cn/node2/node4/node8/node21/u1a461.html.
[10]在荆楚金石博物馆,与武汉千年历史对谈[EB/OL].https://new.qq.com/omn/20191210/20191210A0NUJM00.html? pc,2019-12-10.
[11]汉绣博物馆开馆镇馆之宝是清代汉绣残片[EB/OL].http://www.chinanews.com/cul/2013/03-22/4667991.shtml,2013-3-22.
[12]宜都市正国民俗博物馆[EB/OL].https://www.zgmsbwg.com/.
[13]潘家湾土家民俗文化博物馆[EB/OL].http://www.yichang.gov.cn/content-56666-1004060-1.html.
[14]吴光伟.灰色文献初探[J].情报学刊,1985(5).
[15]高轩,伍玉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私权性及其体现———以《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的缺陷为视角[J].河北学刊,2012(5).
[16]胡卫萍.非遗资源产权确认与交易的立法保护[J].江西社会科学,2018(4).

相似文献/References:

[1]毛巧晖.微信时代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文化空间与民间文艺的重构[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03):25.
 [J].SAMSON,2017,(04):25.
[2]王宪昭.少数民族创世神话史诗的非遗功能———以瑶族布努支系《密洛陀》为例[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04):14.
 WangXianzhao.TheFunctionofIntangibleCulturalHeritageoftheMinorityNationalities’theEpicofCreationMyth———TakingMiluotuoofYaoNationality’sBunuasanExample[J].SAMSON,2017,(04):14.
[3]周建民 庄桂成.建国初期武汉皮影发展状况及其启示[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04):21.
 [J].SAMSON,2017,(04):21.
[4]沈思涵.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域下节庆文化传承发现研究———以湖北省秭归县端午节为例[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03):27.
 [J].SAMSON,2018,(04):27.
[5]纪明明.文化产业视角下我国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研究[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04):13.
 [J].SAMSON,2019,(04):13.
[6]周雨城 陈露.科技助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研究———以孝感雕花剪纸为例[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04):33.
 [J].SAMSON,2020,(04):33.
[7]张文鲜 张兵 张洪芝.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思政课教学路径探析———以重庆工商职业学院为例[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06):35.
[8]杨红 张天慧.大运河非遗活态传承利用杭州拱墅段经验[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01):24.
 [J].SAMSON,2021,(04):24.
[9]林凤春.非遗节庆的当代演变与创新发展———以广西宾阳炮龙节为例[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01):29.
 [J].SAMSON,2021,(04):29.
[10]李明晨.饮食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路径———以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煨汤工艺”为个案[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04):31.
 [J].SAMSON,2021,(04):31.

备注/Memo

备注/Memo:
收稿日期:2020 03 01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特别委托项目“中国节日志”(JRZ2012018)
作者简介:马瑄(1984-),女,湖北武汉人,馆员,硕士,主要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
更新日期/Last Update: 2020-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