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References:
[1]AlmutBarbara Renger.Narcissus:Ein Mythos von der Antike bis zum Cyberspace[M]. Heidelberg:J.B.Metzler Verlag,2002.
[2](美)乔瑟夫·坎伯.千面英雄:从神话学心理学到好莱坞编剧王道[M].朱侃如,译.台北:漫游者文化,2020.
[3](加拿大)丹尼尔·佩雷蒂.超人神话——美国的民族志研究与神圣叙事[J].袁依萌,译.西北民族研究,2023(4).
[4]叶舒宪.新启蒙:文化寻根与20世纪思想的转向[J].天津社会科学,2005(4).
[5]杨利慧.“神话主义”的再阐释:前因与后果[J].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2015(5).
[6]杨利慧.“朝向当下”的神话学论纲:路径、视角与方法[J].西北民族研究,2019(4).
[7]杨利慧,等.神话主义:遗产旅游与电子媒介中的神话挪用和重构[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1.
[8]杨利慧.从“以事象为中心”的田野作业到网络民族志——当代神话研究方法探索30年[J].民俗研究,2022(2).
[9]杨利慧.当代神话学的立场和追求:在整体时间观和互文之网中重新理解神话与神话学[J].西北民族研究,2023(4).
[10]李靖.观影者视角下的神话再讲述:基于网络影评定性分析的观众研究[J].西北民族研究,2024(2).
[11]张多.抖音里的神话:移动短视频对中国神话传统的重构[J].西北民族研究,2021(1).
[12]张多.当代中国神话的大众化重构——基于新兴自媒体对神话资源转化的分析[J].文化遗产,2021(2).
[13]张多.元宇宙:数字时代的宇宙观及其神话学批评[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1).
[14]贾志杰.神话在有声读物中的知识性与艺术性呈现——以喜马拉雅FM为例[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6).
[15]张多,周泓杨.网络漫画:中国神话数字化重构的图像形式——以《非人哉》为个案[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4).
[16]包媛媛,杨利慧.数字游戏中神话的重构与传播——以王者荣耀为个案的分析[J].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2).
[17]祝鹏程.朱大可神话研究的症候式批评——基于《华夏上古神系》的解读[J].文艺理论与批评,2023(2).
[18]谭佳.神话批评的张力与限度:以国际重述神话现象为中心[J].文艺理论与批评,2023(2).
[19]毛巧晖.儿童文学中神话资源的转化:以萧袤为例[J].文艺理论与批评,2023(2).
[20]毛巧晖.神话资源现代转换的话语实践——以葛翠琳1949—1966年的儿童文学创作为中心的讨论[J].文化遗产,2021(2).
[21]黄悦.论当代网络文学对中国神话的创造性转化[J].西北民族研究,2019(4).
[22]谭佳.继天立极的暮歌:中国神话主义小说的现当代流变[J].文艺研究,2022(3).
[23]孙正国.武汉大禹神话园群雕叙事伦理研究[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6).
[24]孙伟伟.虚拟景观中神话资源转化研究——以济南方特东方神画女娲补天项目为例[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5).
[25]王均霞.朝向普通人日常生活实践的神话图像叙事研究——以手工艺为中心的考察[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1).
[26]张成福.从地方神灵到人文始祖——青岛韩家民俗村遗产旅游对神话资源的创造性转化[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5).
[27]高健.遗产旅游语境中神话的神圣性再造——以佤族司岗里为个案[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1).
[28]霍志刚.凋敝的神园:神话资源转化中多重力量的博弈[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3).
[29]吴新锋.西王母神话在旅游语境中的转化——以天山天池景区为例[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3).
[30]高健.神话主义与模棱的原始性——云南少数民族节庆旅游中神话的时间叙事[J].西北民族研究,2023(4).
[31]张多.重估中国神话“零散”之问——从典籍到数字媒介的神话谱系化实践[J].云南社会科学,2022(6).
相似文献/References:
[1]赖婷.心理学视角下的神话与神话主义———以罗洛·梅的《祈望神话》为中心[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04):7.
LaiTing.MythandMythologismfromaPsychologicalPerspective———CenteredonThecryformyth byRolloMay[J].SAMSON,2018,(2):7.
[2]霍志刚.傣族神话研究回顾与“朝向当下”的傣族神话研究[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06):15.
[J].SAMSON,2019,(2):15.
[3]洪允姬[著] 张晖[译].中国式神话主义的困境与发展[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5,48(2):1.
[4]宋东盈[著] 张晖[译].中国神话主义研究的成就、局限与未来发展[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5,48(2):11.
[5]孟琳峰.神话主义:神话自反性的揭示——向洪允姬、宋东盈两学者请教[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5,48(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