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毛巧晖.承续与超越: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中期神话研究[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03):10-18.
 [J].SAMSON,2021,(03):10-18.
点击复制

承续与超越: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中期神话研究

()
分享到: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ISSN:1006-6977/CN:61-1281/TN]

卷:
期数:
2021年03期
页码:
10-18
栏目:
神话学与神话资源转化研究
出版日期:
2021-05-25

文章信息/Info

文章编号:
1673-1395 (2021)03-0010-09
作者:
毛巧晖
中国社会科学院 民族文学研究所,北京100732
关键词:
文化启蒙神话研究民间文学论坛少数民族神话
分类号:
B932
文献标志码:
A
摘要:
19世纪、20世纪之交,中国知识人将眼光投向民间,神话引起了启蒙主义者的关注,它被视为“中国之生命”。随着民俗学的兴起,神话的学术研究进一步发展,同时,它在30年代的通俗化实践中,也成为“创造具有民族形式的新文化”之依托。1949年以后,神话成为本土现代社会、多民族国家和社会主义文化的建构力量,同时也为20世纪八九十年代神话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其学术发展可大致划分为两个时期:80年代初到80年代中期,神话研究的复兴与重建在推动民间文学整体研究中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中期,民间文艺学领域引入西方神话学理论,神话研究领域呈现出多维视野与多元范式交杂的景象。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美)张春树,(美)骆雪伦.明清时代之社会经济巨变与新文化:李渔时代的社会与文化及其“现代性”[M].王湘云,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2]梁启超.历史与人种之关系(续悬谈一)[N].新民丛报第十四号,1902-07-15.
[3]王梦曾.中国文学史[M].上海:商务印书馆,1914.
[4]曾毅.中国文学史[M].上海:泰东图书局,1915.
[5]胡志毅.“五四”新文学的神话意识及其流变[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2(3).
[6]鲁迅.中国小说史略[M].上海:鲁迅全集出版社,1947.
[7]北京鲁迅博物馆.苦雨斋文丛:周作人卷[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9.
[8]刘锡诚.黄石:一个被隐没的民俗学家[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02-20(8).
[9]谢六逸.海外传说集[M].上海:世界书局,1929.
[10]谢六逸.伊利亚特的故事[M].上海:开明书店,1930.
[11]谢六逸.小朋友文艺[M].北京:北新书局,1932.
[12]谢六逸.世界文学[M].上海:世界书局,1935.
[13]玄珠(茅盾).中国神话研究ABC[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29.
[14]茅盾.神话杂论[M].上海:世界书局,1929.
[15]茅盾.北欧神话ABC[M].上海:ABC丛书社,1930.
[16]赵景深.童话学ABC[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29.
[17]郑振铎.希腊神话[M].上海:生活书店,1935.
[18]林惠祥.神话论[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3.
[19]沈赓虞.新儿童的世界神话[M].上海:广益书局,1932.
[20]闻一多.神话与诗[M].北京:中华书局,1956.
[21]顾颉刚.我们怎样写作通俗读物[J].抗战文艺,1938(8).
[22]刘大杰.中国文学发展史[M].北京:中华书局,1962.
[23]刘大杰.中国文学发展史[M].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
[24]张紫晨.民间文学知识讲话[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63.
[25]钟敬文.新中国学术史上富有意义的一页———纪念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创立40周年[J].群言,1990(8).
[26]毛巧晖.郝苏民与新中国民间文艺:“在场者”的历史表述[J].民族文学研究,2020(4).
[27]施爱东.“概论教育”与“概论思维”[J].西北民族研究,2004(1).
[28]贾芝.播谷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
[29]钟敬文.民间文学概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
[30]乌丙安.民间文学概论[M].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80.
[31]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研究部.民间文学论丛[C].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1.
[32]袁珂.我和神话[N].人民日报,1983-09-06(8).
[33]袁珂.中国神话传说[M].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4.
[34]谭达先.中国神话研究[M].香港:商务印书馆香港分馆,1980.
[35]刀兴平,岩温扁,等.兰嘎西贺(傣族神话叙事长诗)[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1.
[36]刘魁立,等.神话新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
[37]徐君慧.为孩子们改写的中国古神话[M].北京:北京出版社,1981.
[38]郑孝时.第一个女神:中国古代神话新编[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1.
[39]秦家华.把神话研究推向深入———昆明神话讨论会综述[J].山茶,1984(5).
[40]刘锡诚.发展我国自己的民间文学理论[J].民间文学,1984(7).
[41]袁珂.中国神话(第一集)[C].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
[42]陶阳.《民间文学论坛》的创刊及其成长[J].民间文化论坛,2012(5).
[43]本刊编辑部.努力办好中国民间文学刊授大学[J].民间文学论坛,1985(2).
[44]首届“银河奖”获奖名单[J].民间文学论坛,1986(2).
[45]贺学君.关于近年来的神话研究[A].刘魁立,等.神话新论[C].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
[46]毛巧晖.新中国民间文学研究七十年[J].东方论坛,2019(4).
[47]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神话新探[C].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6.
[48]谷德明.中国少数民族神话[M].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
[49]毛巧晖.民族国家与文化遗产的共构———1949—1966年中国少数民族神话研究[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1).
[50](苏联)M.H.鲍特文尼特,等.神话辞典[M].黄鸿森,温乃铮,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
[51]黄鸿森.神话辞典[N].人民日报,1986-05-07(8).
[52](英)马林诺夫斯基.巫术科学宗教与神话[M].李安宅,译.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6.
[53]傅信.马氏和《巫术、科学、宗教与神话》[N].人民日报,1989-04-20(8).
[54](英)艾兰.龟之谜———商代神话、祭祀、艺术和宇宙观研究[M].汪涛,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2.
[55]陈连山.《龟之谜》与神话研究[N].人民日报,1993-11-19(8).
[56](美)张光直.美术、神话与祭祀———通往古代中国政治权威的途径[M].郭净,陈星,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88.
[57](德)恩斯特·卡西尔.语言与神话[M].于晓,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88.
[58](苏联)梅列金斯基.神话的诗学[M].魏庆征,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
[59](美)戴维·利明,埃德温·贝尔德.神话学[M].李培茱,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
[60]叶舒宪.神话—原型批评[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
[61]叶舒宪.结构主义神话学[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
[62](日)大林太良.神话学入门[M].林相泰,贾福水,译.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9.
[63](德)缪勒.比较神话学[M].金泽,译.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9.
[64](美)约翰·维克雷.神话与文学[M].潘国庆,等,译.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5.
[65]沈松侨.我以我血荐轩辕———黄帝神话与晚清的国族建构[J].台湾社会研究,1997(28).

相似文献/References:

[1]凯文·希尔布拉克[著] 雷娜[译].论哲学在神话研究中的作用①[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03):9.
 KevinHilbulak.OntheRoleofPhilosophyintheStudyofMythology[J].SAMSON,2018,(03):9.

备注/Memo

备注/Memo:
收稿日期:2021 03 01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新中国70年少数民族民间文学学术史”(20BZW190)
作者简介:毛巧晖(1975-),女,山西襄汾人,研究员,主要从事中国民间文学学术史、民俗学研究。
更新日期/Last Update: 2021-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