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祝鹏程.迎接新的驿程:构筑多元行动方的非遗保护机制———中国民俗学会学 者 畅 谈 二 十 四 节 气 保 护[J].民 间 文 化 论 坛,2017(1).
[2]付娟.二十四节气研究综述[J].古今农业,2018(1).
[3]王晓鸣.中国二十四节气传承保护现状概述[J].古今农业,2017(2).
[4]王琬琦.“二 十 四 节 气”文 献 研 究 综 述(2014-2017)[J].安 徽 文学,2018(12).
[5]张勃.危机·转机·生机:二十四节气保护及其需要解决的两个重要问题[J].文化遗产,2017(2).
[6]辛德勇.天文与历法[M].北京:三联书店,2020.
[7]冯时.中国天文考古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8](日)薮内清.中国的天文历法[M].杜石然,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
[9]陈振中.夏商周时代的农时与农历[J].古今农业,1996(4).
[10]陈遵妫.中国天文学史(下)[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
[11]卢嘉锡,董恺忱,范楚玉.中国科学技术史·农学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12]冯时.百年来甲骨文天文历法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
[13]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M].北京:中华书局,1980.
[14]唐志强.二至二分发现考[A].中国农业博物馆.二十四节气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21.
[15]席泽宗.中国传统科学思想的回顾———《中国科学技术史·科学思想卷》导言[J].自然辩证法通讯,2000(1).
[16]刘晓峰.二十四节气的形成过程[J].文化遗产,2017(2).
[17]刘晓峰.二十四节气的生成结构[J].中国农史,2021(2).
[18]徐旺生.“二十四节气”在中国产生的原因及现实意义[J].中原文化研究,2017(4).
[19]陈连山.二十四节气:精英与民众共同创造的简明物候历[J].文化遗产,2017(2).
[20]陈广忠.二十四节气的排序问题[J].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2020(2).
[21]陈连山.论二十四节气之首[J].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2021(1).[22]李勇.中国古代节气概念的演变[A].中国农业博物馆.二十四节气研究文集[C].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9.
[23]钮卫星.敬授民时:中国古代历法及其性质与功能[A].江晓原.中国科学技术通史·五卷本Ⅱ“经天纬地”[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5.
[24]王鹏飞.节气顺序和我国古代气候变化[J].南京气象学院学报,1980(1).
[25]刘炳林.二十四节气与农业气候[J].陕西气象,1981(3).
[26]钱诚,严中伟,符淙斌.1960~2008年中国二十四节气气候变化[J].科学通报,2011(35).
[27]宋英杰.二十四节气志[M].北京:中信出版集团,2017.
[28]西宁市农牧局.西宁地区廿四节气与农业生产[M].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62.
[29]沈能展.黑土地农业生产与二十四节气[M].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30]山西省农业厅.二十四节气与山西农事[M].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2015.
[31]范治源.二十四节气和七十二候应对新疆气候的适应性及其运用[J].新疆农业科学,1964(7).
[32]秦闯.汉代二十四节气研究[D].郑州大学,2020.
[33]中国农业博物馆.二十四节气农谚大全[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6.
[34]高桂莲,施连芳.气象谚语与历法节气趣谈[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10.
[35]江晓原.天学真原[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7.
[36]吴国盛.科 学 与 礼 学:希 腊 与 中 国 的 天 文 学[J].北 京 大 学 学 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4).
[37]陈遵妫.中国天文学史(上)[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
[38]萧放.二十四节气与民俗[J].装饰,2015(4).
[39]张鹤泉.东汉五郊迎气祭祀考[J].人文杂志,2011(3).
[40]崔玉霞.二十四节气中的文化底蕴[J].农业考古,2009(3).
[41]胡燕,张逸鑫,陆天雨.农业伦理视域下二十四节气与现代农业生产体系的耦合[J].江苏社会科学,2019(5).
[42]任今晶.二十四节气的审美文化研究———以诗歌为例[D].西北民族大学,2017.
[43]林科留.唐代二十四节气诗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9.
[44]张隽波.二十四节气歌形成时间及流变路径初探[J].民间文化论坛,2018(1).
[45]孙玲.论二十四节气的哲学意蕴[J].苏州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5).
[46]李零.《管子》三十时节 与 二 十 四 节 气———再 谈《玄 宫》和《玄 宫图》[J].管子学刊,1988(2).
[47]萧放.中国上古岁时观念论考[J].西北民族研究,2002(2).
[48]陈久金,卢央,刘尧汉.彝族天文学史[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4.
[49]张富祥.《管子》书 中 的 “幼 官”和 有 关 节 气 问 题 [J].民 俗 研 究,2012(5).
[50]游修龄.农时和反季节[J].古今农业,2001(1).
[51]李琦珂.二 十 四 节 气 传 统 智 慧 与 当 代 价 值 [J].古 今 农 业,2018(4).
[52]杨利慧.官民协作:中国非遗保护的本土实践之路———以河北涉县女娲信仰的 400 年 保 护 历 程 为 个 案[J].云 南 师 范 大 学 学 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6).
[53]张苏.二十四节气起源地的遗产保护现状与思考[J].古今农业,2016(2).
[54]袁瑾,萧放.二十四节气的地方化与当代传承实践———以江南蚕乡为中心的讨论[A].中国农业博物馆.二十四节气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21.
[55]周阳,马晴.徐州“伏羊节”与身份认同建构[A].中国 农 业 博 物馆.二十四节气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21.
[56]贺少雅,李嫣然.二十四节气文化的商业应用与都市传承———以北京稻香村节气食品为例[A].中国农业博物馆.二十四节气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21.
[57]李天翼,汤 燕 平,温 晓 菊.二 十 四 节 气 茶 宴 设 计 [J].中 国 茶 叶,2014(6).
[58]付博文.中国传统节气视觉元素的符号设计[J].包装世界,2014(4).
[59]金茗.江南农耕文化视域下二十四节气的视觉设计探析[D].苏州科技大学,2017.
[60]范栗,王玮.二 十 四 节 气 在 家 居 产 品 设 计 中 的 应 用 [J].戏 剧 之家,2018(28).
[61]朱文扬.试论二十四节气生活元素在纹样设计中的应用———以“江浙地区夏季节气”为例[D].中国美术学院,2017.
[62]李学慧.二十四节气民俗文化传承的创意设计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8.
[63]欧阳婷.二 十 四 节 气 引 入 小 学 美 术 教 学 活 动 中 的 可 行 性 研 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6.
[64]成雪君,卢群赞.节气文化 导 向 下 的 农 事 拓 展 课 程 建 设 与 实 践[J].人民教育,2019(5).
[65]吴蔚.教育探究二十四节气申遗的重要意义及传承保护[J].遗产与保护研究,2018(3).
[66]李卿.文化自信视域下高校传统文化教育路径研究———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二十四节气”为例[J].青岛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
[67]高倩艺,刘魁立,张旭.二十四节气民俗[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11.
[68]萧放.二十四节气———中国人的自然时间观[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17.
[69]王颖超,潘虹.田野花信风———二十四节气的民俗故事[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7.
[70]高洁,于蓬泽,饶琳莉,宋晓彬.科普教育基地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探索———以上海自然博物馆“二十四节气”教育为例[J].华东科技,2017(6).
[71]方云.自媒体环境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播———以二十四节气为例[J].民间文化论坛,2017(1).
[72]宋英杰,隋伟辉,孙凡迪,齐鹏然.基于气候和物候的二十四节气英文译名研究[J].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2022(1).
[73]刘魁立,徐蓓.中国人独一无二的时间制度[N].解放日报,2021-05-21(10).
[74]王加华.节点性与生活化:作为民俗系统的二十四节气[J].文化遗产,2017(2).
[75]季中扬.从节气歌谣、谚语看二十四节气的活态传承[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2).[76]刘宗迪.二 十 四 节 气 制 度 的 历 史 及 其 现 代 传 承 [J].文 化 遗 产,2017(2).
[77]王兰兰.唐代冬至节及其对东亚诸国的影响[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4).
[78]方兰.从日本历学看日本的二十四节气文化流变[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6).
[79]何彬.日本社会的节气与习俗———以节分、立春、立秋和冬至为例[A].中国 农 业 博 物 馆.二 十 四 节 气 国 际 学 术 研 讨 会 论 文 集[C].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21.
[80]马惠玲.从立春到撒豆节看中日文化交流中的传承与变异[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
[81]刘晓峰.日本冬至考———兼论中国古代天命思想对日本的影响[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
[82]毕雪飞.春分秋分渡彼岸:从 日 本 佛 教 彼 岸 会 到 民 间 彼 岸 祭 祖[J].节日研究,2018(1).
[83]毕雪飞.二 十 四 节 气 在 日 本 的 传 播 与 实 践 应 用 [J].文 化 遗 产,2017(2).
[84]陈策.中韩两国传统节日文化对比研究———以冬至为例[J].人文天下,2017(19).
[85]王天泉.韩国的二十四节气与饮食[A].中国农业博物馆.二十四节气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21.
[86]蔡立强,卓高鸿.中华文化在海外华裔青少年群体中的传播新载体探究———以马来西亚二十四节令鼓为例[J].艺术教育,2016(10).
[87](日)松尾恒一.日本的二十四节气———自然生活中孕育的生活文化[A].中国农业博物馆.二十四节气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21.
[88](韩)辛槿姈.韩国岁时风俗中的傩礼要素[A].中国农业博物馆.二十四节气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21.
[89]陈圆圆,马千里.欧洲比利牛斯山区夏至火节及其保护[A].中国农业博物馆.二十四节气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21.
[90](俄)弗拉基米尔·克里奥斯,玛丽娜·克里奥斯.东斯拉夫人的年庆活动:表征和具体行为表述[A].中国农业博物馆.二十四节气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