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沈思涵.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域下节庆文化传承发现研究———以湖北省秭归县端午节为例[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03):27-31.
 [J].SAMSON,2018,(03):27-31.
点击复制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域下节庆文化传承发现研究———以湖北省秭归县端午节为例()
分享到: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ISSN:1006-6977/CN:61-1281/TN]

卷:
期数:
2018年03期
页码:
27-31
栏目:
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
出版日期:
2018-06-25

文章信息/Info

文章编号:
1673-1395(2018)03-0027-05
作者:
沈思涵
(华中师范大学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湖北武汉430079)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节庆秭归县端午节
分类号:
G03
文献标志码:
A
摘要:
传统节庆是伴随人类文明产生而生发、演变出的人类社会精神生产活动及文化现象,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绮丽瑰宝。以端午节为代表的传统节庆,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内核,是传承中华民族优秀饮食文化、体育竞技文化、地域文化等丰富文化的活态载体。在城镇化、工业化、现代化发展进程中,湖北省秭归县端午节陷入节庆文化品牌影响力不足、政府主导节庆活动的兴办、民众参与度不高、节庆产业辐射作用甚微等困境。内涵丰富的节庆文化是发展当代节庆产业的前提条件,节庆产业的文化属性与经济属性能促进节庆文化在传承与创新中向前发展。发展湖北省秭归县端午节庆产业,有利于保护与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促进城镇经济的快速发展,最终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共赢。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范建华.论节庆文化与节庆产业[J].学术探索,2011(2).[2]李荣启,陈亦水.中国传统节日新形式、新载体情况的调研及对策研究[J].艺术百家,2012(5).[3]刘魁立.民族传统节日与国家法定假日[A].中国节典:四大传统节日[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4]习近平: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EB/OL].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5-02/17/c_1114401736.htm,2015-02-17.[5]萧放.传统节日与非物质文化遗产[M].北京:学苑出版社,2011.[6]陈忆戎.节庆产业与城市发展[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

相似文献/References:

[1]毛巧晖.微信时代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文化空间与民间文艺的重构[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03):25.
 [J].SAMSON,2017,(03):25.
[2]王宪昭.少数民族创世神话史诗的非遗功能———以瑶族布努支系《密洛陀》为例[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04):14.
 WangXianzhao.TheFunctionofIntangibleCulturalHeritageoftheMinorityNationalities’theEpicofCreationMyth———TakingMiluotuoofYaoNationality’sBunuasanExample[J].SAMSON,2017,(03):14.
[3]周建民 庄桂成.建国初期武汉皮影发展状况及其启示[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04):21.
 [J].SAMSON,2017,(03):21.
[4]纪明明.文化产业视角下我国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研究[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04):13.
 [J].SAMSON,2019,(03):13.
[5]马瑄.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资源共享的困局与出路[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04):27.
 [J].SAMSON,2020,(03):27.
[6]周雨城 陈露.科技助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研究———以孝感雕花剪纸为例[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04):33.
 [J].SAMSON,2020,(03):33.
[7]张文鲜 张兵 张洪芝.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思政课教学路径探析———以重庆工商职业学院为例[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06):35.
[8]杨红 张天慧.大运河非遗活态传承利用杭州拱墅段经验[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01):24.
 [J].SAMSON,2021,(03):24.
[9]李明晨.饮食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路径———以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煨汤工艺”为个案[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04):31.
 [J].SAMSON,2021,(03):31.
[10]庄桂成 赵亚琪.武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及对策[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04):37.
 [J].SAMSON,2021,(03):37.
[11]林凤春.非遗节庆的当代演变与创新发展———以广西宾阳炮龙节为例[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01):29.
 [J].SAMSON,2021,(03):29.

备注/Memo

备注/Memo:
收稿日期:2018 01 10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项目“中国节日影像志”子课题“湖北省秭归县端午节”(YXZ2016006)作者简介:沈思涵(1991-),女,湖北黄冈人,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文化资源与文化产业研究。
更新日期/Last Update: 2018-09-30